如果妳問我,怎麼教育孩子才算成功,我覺得教會他勇敢面對生活,面對失敗吧!我們身邊有些孩子一遇到困難立即退縮,一遇到失敗,就喜歡走向極端。
可以說這樣的孩子即使再有才華,再有能力,未來獲得成就的可能性也會微乎其微,畢竟,這種孩子的抗壓能力,抗挫能力太差了,他們往往表現得很乖巧,自尊心也很強,可就是這樣的孩子,他們往往無法直面失敗和挫折,一旦遭受打擊就會一蹶不振,甚至用一死了之解決問題。
其實,一個人過分地重視勝負,追究原因,就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現在的父母更多地強調孩子有出息,要爭奪第一,要有永不服輸的精神,卻不知道讓孩子努力的同時也要正面地接受可能會出現的挑戰失敗。
只有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失敗,體會到一切都不可能是永恒不變的,可能是會出現差異的,那孩子才能真正意義上地感受那種挫敗感和絕望感。
有了這種情緒,家長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一點點走出這種狀態,讓孩子以后再遇到問題時能夠勇敢面對,不再懼怕。
可有些父母則不這樣做,他們的孩子面對失敗他們采取了挖苦的方式,他們甚至漠視和批判已經失敗的孩子,完全沒有給孩子一點點的同情、寬容和諒解。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作為比孩子經歷更多的人。我們應該成為孩子的引導者和指導者,但我們沒有,錯誤的方式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冷漠讓孩子變得對抗且極端。他們再沒有了直面失敗的能力、勇氣。
所以,聰明的父母都應該積極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從孩子還很小的時候開始,不數落孩子,不詆毀孩子,給他們內心力量和勇氣。
當孩子遇到問題和困難時我們要做的是理解,是安慰,是幫助孩子找到各種解決的辦法,陪孩子站在一起面對困難,與孩子一起體會在一次次失敗和成功的混合體中成長,也只有這樣,孩子的內心才會充滿力量,才會成為勇敢的人,未來,即便是離開了父母,他們也一樣不懼困難,為成長為參天大樹而努力生長。而這也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意義和目的,也才是真正的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