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一個人最大的魅力:骨子硬氣,言行大氣,心藏靜氣
2021/09/22

孟子曾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是一種能量,也是一個人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氣質。

擁有它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自帶磁場和魅力。

一個人最大的魅力,往往藏在這三種氣質裡:

骨子裡的硬氣、言行中的大氣、內心深藏的靜氣。

01.骨子硬氣

藝術大師徐悲鴻曾說過:「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生而為人,骨子裡缺少硬氣,遇難則勢頹,做事則事敗。

可以說,骨中硬氣,就是我們做人的底氣。

著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就是一個骨子中有硬氣的人。

在京劇中,梅先生常常扮演旦角,他演繹的貴妃醉酒,優雅中帶著嫵媚,是戲曲史上不可超越的經典。

1941年,日本侵略者佔領了香港,梅先生擔心日本軍官來找他演出。于是,他向外界公開:從此留蓄鬍鬚,罷演京劇。

消息一出,戲壇轟動,許多人納悶,正值事業上升期的梅蘭芳,如果長了鬍子,還怎麼扮演旦角?

但他卻說:

別小瞧這一撮鬍子,將來可是有大用處的。日本人假定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

若他們還懂一點禮貌,這塊擋箭牌,就多少能起一點作用。

沒過多久,日本軍官果然來找他演戲,他義正辭嚴地拒絕了。

由于長期不演戲,梅先生又沒有其他收入,日子很快入不敷出。他不得不賣掉房子,來維持生計,可即便如此,他也不願意剃掉那一撮鬍鬚。

日本人見他生活窘困,覺得機會來了,又來邀請他演出,先是用金錢誘惑:只要他簽下演出合同,就立刻預支二十兩黃金。

但見他不為所動,日本人就打算強行將他押走。

而此時的梅先生,早已有了另外的打算。

他讓一位醫生朋友為自己注射了三針傷寒疫苗。等日本人到他家時,對疫苗過敏的他,已經高燒不退,幾近昏迷,日本人也只好作罷。

他的生活雖然一片慘澹,但他的內心卻一直堅毅有力,從不因為壓迫而妥協。

《萬箭穿心》裡說道:「骨頭裡有硬氣,日子再過得慘,心都不慘。」

沒有鬍鬚時,他面容似玉,留著鬍鬚時,多了一些硬氣,更覺英氣逼人。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

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硬氣為我們支撐起尊嚴,讓我們的人生沒有遺憾。

「淩霜不肯讓松柏,作宇由來稱棟樑」。

君子面對困厄,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皆是因為骨子中有硬氣。

這份骨氣,是挺直的脊樑,是昂揚的頭顱,是永不泯滅的決心。

人有志,竹有節,骨子中的硬氣,是一種非凡的魅力。

02.言行大氣

俗話說:「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小小的言行中,其實透露著做人做事的氣度和風范。

梁實秋和餘光中,是一對忘年交,兩人相差25歲。

余光中初入文壇時,寫了一部詩集,想請當時已經享譽文壇的梁實秋寫一篇序。

梁實秋十分欣賞他的才華,爽快地答應了。

沒多久,梁實秋就寫好了,但這篇序是一首分三段的詩。

餘光中十分不滿,覺得這篇序和自己的詩集沒有多大關係,認為梁實秋分明就是在敷衍他,所以,他氣衝衝地找到梁實秋對質。

面對晚輩咄咄逼人的架勢,梁實秋並不生氣,反而和顏悅色地說道:「是啊,我的詩確實寫的不好。」

梁實秋又客氣地對餘光中說:「這樣吧!您先出書,出了書之後,我看我能不能再寫些什麼東西。」

後來,餘光中的詩集出版後,梁實秋如約寫了一篇兩千多字的書評,針對詩集做出了中肯的評價。

事後,餘光中萬分感佩,從此對梁實秋以「老師」相稱。

雨果曾說: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言行大氣的人,從不在小事上斤斤計較,而是胸懷日月,海納百川。

善言者真君子,容人者是雅量。

大氣的言語,真誠可信,讓聽者如沐春風,獲益匪淺;

大氣的行為,坦坦蕩蕩,善待他人的同時,也能成就自己。

境由心生,一言一行,都是我們內心的展現,多一分大氣,就增一分淡泊,少一分煩惱,添一分豁達。

言從容則有餘韻,行大度則有餘年。

言行大氣,是一種格局,也是一個人超脫的魅力。

03. 心藏靜氣

曾國藩年輕時,想改掉身上的缺點。

于是,他向古代的先賢學習,每日三省己身。

可一番「省身」之後,該犯的缺點仍舊會犯,始終無法改變,他心浮氣躁,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向當時的理學大師唐鑒求解,唐鑒對他說:「心不靜,省身也不密,最是‘靜’字工夫要緊。」

一句話,醍醐灌頂,讓曾國藩徹底明白了「靜」的重要。

于是,他給自己起了一個號——「滌生」。

意思是,要洗淨內心的浮躁,變得沉穩冷靜。

就像他後來說過的一段話:「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靜在心,不在境。」

每臨大事,須有靜氣。

哪怕是泰山崩于前,仍舊是面不改色,巋然不動。

《三國演義》中,劉備第一次來到諸葛亮家時,見到牆上掛著一幅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正是諸葛亮前半生的寫照。

東漢末年,戰亂不斷,諸葛亮卻能隱居山林,為自己僻出一片寧靜。

他靠著這份寧靜,觀察外界的紛爭,最終制訂出了一套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的對策。

《昭德新編》中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一分靜氣,生一分智慧。

能守得了靜、沉得住氣的人,內心充實豐盈,眼底皆是風景。

靜中自有天地,藏靜于心,才能看庭前花開花落,賞天際雲卷雲舒。

恰如《道德經》上所說:「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心藏靜氣,是一種智慧,也是一個人內斂的魅力。

俗話說:「不蒸饅頭爭口氣。」

要想讓我們的人生光芒萬丈,就要善于修身養氣。

骨中含有硬氣,做人才能不卑不亢;

言行止于大氣,人才能真正成大器;

心中藏有靜氣,靜中生智萬事皆安。

骨中有硬氣,言行有大氣,心中藏靜氣,才是一個人最大的人格魅力。

餘生,只願我們都能做一個有魅力的大氣之人。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
圖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