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孩子哭鬧要東西如何應對?
2023/02/17

在討論社區論壇中可見一個話題,那就是「當你在帶孩子時,讓你認為鬧心的場景有哪些?」只見一批媽媽們踴躍地作答,答案也是各式各樣。

好比抱著孩子上廁所,狠心地丟著老二在家,去接老大放學,而因為沒來得及換上新的紙尿褲,孩子就尿濕了。

全部的答案都看了遍后,發現其中「帶孩子上超市」這件事情鬧新的程度居然高過于榜首。

多數時候,家長贏得了權力,卻輸掉了「孩子」

現今社會不比過去辛勞,物質生活變得較為豐富,因此對家長來說,會認為即使自己再怎麼苦,也不能苦到孩子,但小小年紀就應這麼「物質」嗎?

非得要買這買那的嗎?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孩子和家長爭奪其實是一種「自我作主」的權力,他們抗拒也是抗拒家長的權威與強控力,而非要錢買東西這樣簡單而已。

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買還是不買應該由家長說了算的,因為這是一種「為你好」的概念,但其實在孩子內心里,他們想要破處的是家長的控制欲望。

而達到自我成長的需要,可惜家長并沒有辦法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在這種信息不對等的狀態之下,就容易出現偏差。

當孩子的權力欲望被漠視或夸大時,孩子也會出現一些微妙的心理改變,以下我們來看一下差別。

1. 家長妥協、孩子贏了

當婉琳結束了超市購物,正準備帶孩子小玉去結賬處排隊,然而小玉看到旁邊的糖果,便覺興趣,一把就抓起兩盒就往購物車里面塞。

婉琳反復地對小玉說,家里已經有類似的糖果了,不許小玉買,但小玉說什麼就是不肯撒手,還意圖掙脫手拿著糖果就想往超市門口跑,婉琳眼看著就要輪到自己結賬了,最后只得無奈地妥協同意。

從這種「紛爭」中,盡管婉琳理由充分的解釋不購買的理由,但小玉顯然是聽不進去的,最后還想用「逃跑」的方法來威脅母親,最后仍是小玉勝利告終。

時間一旦長了,小玉就會無視超市結算的規則,也無視家中有糖果的狀況,今后的胃口也會越來越大,當孩子的權力欲望被無限制的滿足時,就容易形成唯我獨尊的個性,我行我素的自我類型人格。

2. 任其哭鬧,家長贏了

琳琳媽媽說孩子最近變得特別乖、特別懂事,這都歸咎于他的「狠心教育」,就好比在逛超市的時候,琳琳總是會被一些稀奇古怪但性價比很低的東西給吸引。

像一個好看但價值很貴的牙簽盒,即便琳琳又哭又鬧的吵著想要,但琳琳媽媽的態度就是保持置之不理,任由琳琳哭鬧,等到琳琳哭累了,自然而然就不會想要了。

就從這種「紛爭」來看,雖然琳琳用哭鬧的方式嘗試要奪權,但卻因為遭到媽媽漠視而失靈了,所以這場戰爭,琳琳媽媽是以勝利而結束的。

表面上,琳琳媽媽雖然贏得了勝利,但是要知道,這樣其實是無形中壓抑且漠視了孩子內心的渴求。

家長眼中認為不值得購買的牙簽盒,恰好是琳琳最為看重的美麗外表,當孩子的情感需求被漠視的時候,他就容易變成一個無主見、喪失自我的服從型人格了。

3. 當面斥責,家長贏了

面對高價格的櫻桃,裕樹屢次采著家長的底線,他把櫻桃放進購物車里面,裕樹媽媽便會把它拿出來。

反復幾次之后,裕樹媽媽終于喪失耐心了,便對孩子大聲吼著,面對被吼罵的裕樹,開始了撒撥打滾。

對于這種無理取鬧的舉動,裕樹媽媽也沒有慣著,反而是上前給裕樹兩個嘴巴子,這讓裕樹嚇到了,也就放棄了,最后是裕樹媽媽獲得勝利。

在這場「權力游戲」中,誰強勢就聽誰的,這是孩子從而獲取有關于權力的解釋,表面上看似是暫停了索取的行為。

但下一次他或許就會以離家出走、拒絕學習等方法來爭奪自己的所有權力,倘若家長此時沒有正確的引導,則很容易讓孩子形成「暴力型人格」。

要說上述三種「方法」其實都非常不適合家長去使用,面對這種情況時,家長不妨可以在帶孩子逛超市的時,可以先給孩子20塊,告訴孩子在有限的資金內他可以自行決定要買什麼。

這時候你就可以發現孩子會認認真真的盤算著自己要買哪些,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從中學會比較和選擇,以及適時地放棄某些不必要的消費。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陷入「權力戰爭」中,孩子能更明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學會權衡,并適度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成為一個更有主見、更自信懂事的孩子,而家長也會更樂于放手,成全孩子的成長。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