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越是沒錢時,越不急著掙錢,先做好這兩件事,比賺錢重要
猶太人全球僅1600萬人,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但卻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 這個獲獎機率是其他民族的108倍。
在美國有這麼一句話:美國人的錢在猶太人的口袋里。
谷歌創始人謝爾蓋與拉里-佩奇他們都是猶太人,一起締造了一個價值2291.98億美元的帝國。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同樣也是猶太人,身價高達3360億美元,當之無愧的首富。
愛因斯坦、畢加索、佛洛依德他們都是猶太人。
然而,在2017年的智商普查中,猶太人的智商與其他人并無巨大差別。而且,猶太人擅長創造財富,每年福布斯富豪榜的前一百名,至少有50%是猶太人,占到了60—100位,可以說是「有才又有錢」
為什麼猶太人賺錢能力這麼強?有研究發現,猶太人之所以能夠在極度困難的環境中,仍然取得驚人的成就,和他們從小看到老的一本書---《塔木德》,有著密切的關系!
今天這篇文章,小編將會給你帶來猶太人的《塔木德》這本書中的智慧,無論你是什麼年齡段,都會給你帶來不小的幫助,值得我們反復品讀!猶太人思維:越是沒錢時,越不急著掙錢,先做好這兩件事,比賺錢重要
第一件事、找對適合的方向
猶太人說:「一位百發百中的神射擊手,如果他漫無目標地亂射,也不能在比賽中獲勝。」
找到方向和目的非常重要,方向找對了,自己的路會好走很多,也會更有動力朝未來前進。
一個性格內向的猶太人,卻做著靠嘴皮子吃飯的銷售行業,難度可想而知。這個人因為業績常年墊底,被公司辭退后,他仔細思考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最適合從事什麼行業。
猶太人發現自己的文筆很好,他就像一些雜志報社、廣告公司投放簡歷,最后成功被一家廣告公司錄取,很快就可以自帶采編團隊了。
一個人什麼都沒有時,要思考自己有什麼,適合什麼,找到合適的方向,路子對了,事也便成了一半。
第二件事、跳出舒適圈
電影《刺激1995》中有句經典台詞:「監獄里的高墻實在是有趣,剛進來時,你會痛恨周圍的高墻。時間一長,你會習慣在這里的生活,最后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生活也是如此,大多數的人長時間待著一個環境里,時間一長,就不想跳到另一個陌生的環境里,這其實就是「舒適圈」的魔力。
一直陷入到舒適圈的人,心理會出現一段波動期,會從享受生活到焦慮生活,心中知道這樣不對,但行為上很難跳出舒適圈,在這種反復糾結中,莫名的焦慮感會壓得人喘不過氣。
猶太人提醒我們,如果現在的你心中的火焰還未熄滅,想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命運,就一定要跳出舒適圈,去接觸原先不可能接觸的圈子,遇到機會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