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再心疼女兒,也不要幫她帶孩子」,多少女兒、女婿寒了姥姥的心
2023/02/06

大部分的婆媳矛盾都是從有孩子之后開始的,也許你剛結婚的時候,婆婆拿你當閨女,你拿婆婆當閨蜜,偶爾一起吃、一起玩,也過得非常開心。真正的婆媳相處是從有了孩子之后,同住在一個屋檐下,柴米油鹽醬醋茶, 帶孩子的辛苦和煎熬,考驗著大家的意志和感情,婆媳關系是這樣,母女關系有時候也是如此。

「再心疼,也不要給女兒帶娃」,女兒、女婿貪得無厭,寒了媽媽的心

讓女兒然然下嫁,是然然媽媽一輩子的痛處。

然然的家在一個地級城市,爸爸媽媽都是公務員,爸爸媽媽也只有她這麼一個女兒。然然去北京上大學,認識了老公小楊, 小楊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家境貧窮,而且家里還有一個沒有讀過書的弟弟。

兩個人屬于裸婚,沒有房子,沒有車子,甚至沒有一個像樣一點的婚禮,婚后有了孩子也還是在租房子。

然然夫妻兩個人都去工作,誰帶孩子呢?然然的婆婆說,要給小叔子帶孩子,來北京是做不到,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然然和老公的工資水平,根本不夠請保姆,好在媽媽已經退休了,自告奮勇來幫忙帶外孫女,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然然和老公也是千恩萬謝,總算解決了他們的一個大問題。

然然媽媽來了以后,也是很不習慣,人生地不熟的,帶孩子也是非常辛苦的活,更讓她寒心的是,女兒和女婿 一點都不會體諒她。

每天早上,老太太起床做早餐,帶著孩子叫他們起床吃飯,他們上班以后,孩子小睡就趕緊收拾家務。白天,姥姥帶了一天孩子,晚上的時候,女兒和女婿不是出去看電影就是出去吃飯, 玩夠了才回來

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日常開銷,也是 老太太用自己的退休金在補貼,女兒和女婿也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次偶然的時候,老太太聽見女婿說:「咱媽的幸福晚年生活,就是我們給的,要不是我媽不來,也輪不到她享受天倫之樂」。

老太太聽了, 氣得差點背過氣去,第二天就和女兒說:「我身體不舒服,讓你婆婆來帶幾天孩子吧!」

婆婆當然是不愿意來,女兒又懇求媽媽說:「您不來幫我們帶孩子,我怎麼上班?難道要當全職媽媽,白上了這麼多年的學嗎?你是我媽媽, 為什麼不疼我?」

媽媽卻堅決地說:「我很心疼你,但是,我也不再幫你帶孩子了,你的孩子也應該自己養育」。

年輕人負責生孩子,老人負責帶孩子,這是很多家庭的生活模式,原來帶娃的主力軍是奶奶們,現在姥姥們也加入進來了。

因為心疼女兒,所以愿意幫忙帶孩子,這是很多姥姥幫忙帶孩子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一些姥姥在幫女兒帶孩子的時候,過得并不開心,發出「 誰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的感嘆。

父母幫忙帶孩子,受益的還是年輕人,互相理解和包容才能讓家庭和睦,事業蒸蒸日上。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顯得太絕情,但是老人幫忙帶孩子,如果彼此之間的關系處理不好,也是不能長久的,出錢出力,如果還不討好就非常尷尬了。

★老人幫忙帶孩子,切記要有界限感,不該管的事情就不要管

每一個幫忙給兒女帶孩子的老人都是非常無私的,為了孩子的工作、生活放棄了屬于自己的悠閑的晚年生活,而孤身奔赴孩子工作的地方,成為了「 老漂族」。

中國父母這一點是非常偉大的,但同時老人可能會覺得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 對子女的小家庭就參與了太多,容易招仇恨。

比如,完全承擔起了養育孩子的任務,承擔起子女小家庭的一切開銷和勞動,父母認為自己做得很到位,實際上卻往往遭來兒女的不屑甚至是反對。

老人幫忙帶孩子,要和子女之間有界限感,不要對兒女的小家庭干涉太多。子女成家以后,是自己小家庭的主人,他們對孩子有義務撫養和教育,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而 老人只是一個輔助的作用,把責任和權利交給他們,才能讓他們不斷進步。

子女和父母在一起住,容易產生矛盾,因為生活習慣和觀念有很大的不同,老人切記一定不要過多干涉他們,如果有條件就最好不要和孩子們住在一起。

另外還有一點,在 孫子孫女上小學前,老人就要得體地退出帶娃的隊伍,就像我之前寫的一篇閱讀量高的文章中說的,只有這樣做,才能有利于孫輩的健康成長。

★父母幫忙帶孩子,兒女要有感恩的心

如果父母能夠幫忙帶孩子,年輕人一定不要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把自己的孩子養大就已經完成任務了,并沒有義務再幫我們帶孩子,所以,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兒女要有感恩的心。

有時間自己多帶孩子,讓父母歇歇,節日里給父母準備一份小禮物,讓父母感受到關愛。如果我們對父母心存一份感恩,尊重、理解和包容就會隨之而來,彼此之間的關系就會融洽起來。

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都是相互的,沒有誰離不開誰,也沒有誰虧欠誰,融洽的相處模式需要彼此共同努力。

互動話題:你家是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呢?你覺得哪種帶娃方式更舒服呢?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