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舍去是因,得到是果,因果有輪回,別急,等一等就知道了。
所以,我要告訴你,握不住的沙,撒了吧;求不來的緣分,別求了;得不到的錢,別去想。
騰出手來,掌心向上,可以把握湛藍的天空,心有多高,夢想就有多精彩;掌心向下,可以把握人生的每一步,腳踏實地,走得更遠。
你舍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遲早而已。
一個活得很痛苦的人,去燒香拜佛,希望佛祖拯救他。
他虔誠地跪在佛祖面前,久久不願起來。此刻,他痛苦萬分,淚流滿面。
忽然,一滴滾燙的蠟燭油,掉在他的脖頸裡。他痛得跳起來:「佛祖,我已經很痛苦了,你卻還要傷害我,這是什麼道理?」
佛祖說:「你不是已經站起來了麼?哪有什麼痛苦?」
痛苦的人,頓悟,所有的痛苦都不見了。
是啊,我們總是痛苦,其實是還不夠痛苦。當我們遇到了更痛苦的事情,之前的痛苦就算不得什麼了。
當你熬過了所有的苦,你會發現,所有的苦都會變成「甜」。這是物極必反的人生哲理。
遇到愛而不得的人,思念萬般痛苦,當你舍去痛苦的時候,你會發現,還會有另一個人值得你去愛,得失不過如此。
事業失敗的痛苦,讓你覺得前途一片迷茫。直到有一天,你發現所有的人,都對你失望了,也沒有人幫助你了,你不得不鼓起勇氣去尋找食物,你就真的重生了。活著就有希望,哪有什麼值得痛苦的。
病痛的痛苦,其實是告訴你,需要更加珍惜健康。大病初愈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真的脫胎換骨了。鬼門關上走過一回的人,還怕什麼呢?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舍去痛苦,就是狠狠地逼著自己忘掉過去,重新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就差那一滴「滾燙的蠟燭油」,僅此而已。
舍去痛苦,其實是絕處逢生,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馬祖道一是禪宗最主要宗派洪州宗的祖師。
年輕時候的馬祖道一,一心想要成佛,于是乎,他天天坐著參禪,一動不動。花開花謝、雨過天晴、木魚聲聲、風吹樹葉,他都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懷讓禪師問:「你天天坐禪,想要做什麼呢?」
馬祖道一說:「我要成佛啊。」
隔幾天,懷讓禪師拿出一塊磚,認認真真打磨起來。
馬祖道一問:「你要做什麼呢?」
懷讓禪師說:「我要做鏡子啊。」
磚頭怎麼能夠成為鏡子?坐著一動不動怎麼能夠成佛?
馬祖道一頓悟。所謂立地成佛,並不是坐著一動不動,而是要積極行動起來,放下所有的惡念,多行善積德,多讀書悟道,多修煉自己。
也就是說,一個人弄錯了方向,還執迷不悟,那麼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
無用的執著,不如舍去。
人這一生,應該執著什麼呢?最好的答案,就是順勢而為,順其自然。
所有違背天道的事情,都無需執著。當你明白了這樣的道理,你就會發現,舍去了沒有用的執念,反而會輕鬆自如,會得到更好的未來。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愛錯了人,轉身就是,不必看著別人的背影,哭哭啼啼;犯錯誤了,改過自新,不要一直沉迷其中;人生的方向錯了,那就調整一下,甚至折回來都行,「不撞南牆不回頭」是沒有用的;如果前方沒有路了,你就靜坐一會,去發現旁邊的小路。
舍去執念,退一步海闊天空。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
什麼是痛苦,什麼是快樂,並沒有標準答案,只要你轉個彎,換一種角度去看,一切都會讓你滿意。
我有一個同事,每天都朝著別人大喊大叫,還責備別人幫忙。
有一天,這個同事把工作搞砸了,但是不願意自己承擔責任,找了一堆的藉口為自己開脫。上司說:「你的頭髮有點亂,你去照照鏡子。」
同事站在鏡子前,看著怒氣衝衝的臉,羞愧地低下了頭。
我們總是盯著別人臉上的灰塵,卻看不斷自己臉上的顏色。這是人性的弱點。
你為什麼對任何東西都不捨得,不是因為你做得足夠好了,而是你覺得這一切,都是你應該得到的。
你沒有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分量。
老天爺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努力的人。是你不願意騰出位置,讓好運在生命裡停留,讓自己有好的臉色。
有這樣一句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世界不屬于任何一個人,屬于所有人。你為什麼要獨佔鰲頭?你為什麼要爭奪世界第一?你憑什麼擁有全世界?
找准自己的位置,做應該做的事情,得失自然,才是你應有的樣子。
學會舍去,別為難自己了。
好的位置,需要舍去,因為「一山不容二虎」;無緣的感情,要舍去,因為「強扭的瓜不甜」;金錢的欲望,要舍去,因為「錢是身外之物」;人生的完滿,要舍去,因為「殘缺才是美」。
你什麼都捨不得,你就註定一無所得。
人這一生,握緊拳頭,空空如也,放開雙手,擁有所有。
你舍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