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人性最大的愚蠢:凡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
2021/10/27

有個男人懷疑自己老婆耳朵聾了,決定考驗一下她的聽覺。

他在老婆十米的地方喊:「老婆,你聽得到我說話嗎?」

老婆沒有回答。

他又移到六米的地方問:「老婆,你聽得到我說話嗎?」

老婆依然沒有搭腔。

他又移動到三米的地方問:現在你聽得到我說話嗎?

「聽得見。」她回答,「我這是第三次回答了,聽得見!」

男人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自己聽力有問題。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一旦發現問題,我們都習慣從別人身上找原因。

01

自省者自明

人身上有兩個包袱,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後面。

前面是別人的不足,後面是自己的缺點。

所以我們總能輕而易舉地發現別人的問題,卻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

劉潤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小縣城有一個小啤酒廠,雖然口感不佳,但是好在價格便宜。

加上地處偏遠,小廠生意紅火。

後來隨著電商發展,全國各種各樣的啤酒進入了這個小縣城。

啤酒廠的生意越來越差,老闆不但不提升啤酒質量,反而埋怨電商平臺搶了他的生意。

幾年之後,酒廠入不敷出,最終倒閉。

作家漢斯說:

「當壞事發生的時候,人們總是試圖找一個清晰而簡單的理由去責怪別人。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歸咎于人的本能。」

唯有自省才能自明。

一個人若是總是從外界找原因,這輩子也無法認清自己。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從小天賦很高,曾國藩著力培養他,希望他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門楣。

可惜他屢試不中,整日抱怨。

抱怨老天沒有給他一點好運氣。

抱怨考官有眼無珠,看不懂自己的文章。

甚至抱怨妻子約束不了自己,無法讓自己安心讀書。

他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卻從來沒有反省過自己。

曾國藩寫信罵他:「你考不上,完全是因為你沒有努力、自暴自棄,怪得了誰?你有什麼資格抱怨!」

想起樊登說過的一句話:「 批判思維的最高境界,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批判。

一個人唯有學會躬身自省,才能真正瞭解自己,認清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瞭解別人叫做聰明,認識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02

自反者自強

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不犯錯,而是懂得反省自己,知錯改錯,不斷進步。

而那些從不反省的人,永遠無法成長。

北宋名臣寇准曾經向太守張詠請教,希望他給自己提些建議。

張詠知道寇准不喜歡讀書,于是委婉地對他說:「《霍光列傳》不可不讀也。」

寇准回家之後,急忙取來《漢書》翻至《霍光列傳》一篇。

看到「不學無術」四個字,寇准驚醒,這些年自己忙于政務,確實不怎麼看書了。

從此以後,寇准讀書,補上了知識上的短板,深受朝廷重用,後來做到宰相。

古人說:「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後能夠反省自己;

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後才能改進自己。

那些古往今來特別優秀的人,不是自己沒有缺點,而是他們懂得自省,懂得發現問題,改正問題。

唐朝大歷年間,回紇五千人入侵邊境。

張光晟帶兵兩萬出擊,卻慘遭大敗。

戰後將領不服,紛紛請戰。

張光晟卻拒絕了大家的請求。

一位部將問道:「將軍,我軍的數量優于敵軍,又有天時地利的優勢,再戰一定能取得勝利,為何不戰?」

張光晟說:「對啊,天時地利都在我們這裡,我們卻敗了,說明我的策略有問題。我需要找出自己的問題,才有勝利的把握。」

張光晟沒有責怪手下的將領,反而是反思自己,感動了全體將士。

經過幾天的反省之後,張光晟決定針對回紇的供給下手。

他一邊充分動員將士,一邊發動百姓,堅壁清野,軍民聯手,最終大敗回紇。

古人說:「聞過則喜。」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看到自己的錯誤不是懊惱,而是開心。

因為他們知道,每改正一個錯誤,自己就能前進一步。

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不斷完善自身,成為更好的自己。

03

內求者格局大

古時候有個宰相讓剃頭匠幫他理髮。

理髮中途,皇帝召見,宰相催促剃頭匠抓緊時間。

剃頭匠一緊張,把宰相的眉毛剃掉了,剃頭匠頓時跪下求饒。

宰相拿來鏡子一看,心想這要面聖,自己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剛想發火,轉念一想:要不是自己催得緊,他也不會失手。

想到這一點宰相溫和地說:「無妨,且去把筆拿來,把眉毛畫上就是了。」

這件事被皇帝知道後,皇帝也沒責怪他,反而稱讚他果然是「宰相肚裡能撐船。」

我們常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一件事情發生,必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若是只盯著別人,忽略了自己,人就容易變得氣量狹小,苛責別人。

古人雲:「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唯有反思,內求諸己,才能胸懷寬容,養大格局。

明代江陰有個大戶望族,族長人稱夏翁。

有一天他乘船過江,有個人往他的船上潑糞。

夏翁盛怒之下,讓人把他抓去見官。

但是夏翁轉念一想,為什麼有人會無緣無故對自己潑糞呢?是不是自己得罪他了。

于是他找來管家詢問,管家一查才知道,這個人在夏家借了錢,夏家幾次催要,催得太緊,才讓他做出這樣的事來。

夏翁知道後,寬恕了這個人,並告誡下人,不要再去催債,等他有錢了再說。

當地人知道這件事,紛紛稱讚夏翁仁慈寬厚。

佛家有雲:「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

唯有學會內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做到寬以待人。

反躬自省,才能化解內心的怨氣,造就和諧的人際關係。

結語

古人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遇到事情,如果出了問題,首先應該反省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是一種智慧,它可以讓我們發現自己,認清自己。

這是一種自律,它可以讓我們發現錯誤,提升自己。

這是一種寬容,它可以讓我們彼此包容,和諧共處。

外求是絕路,內求是通途。

往後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
圖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