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中道: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
三十歲,是人一生當中的重要階段,步入而立之年的人除了要立家、立業、立身之外,還要具備斷舍離的人生態度。
斷舍離,即字面上的意思來說是做到快刀斬亂麻,捨棄無用的物件,離開不合適的人和環境,即便再有眷戀之意,也要果斷放下。
而立之年,這三樣東西一定要捨棄。
曾經的我們年少輕狂,總喜歡那種知交好友遍天下的一呼百應之感,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各種社交場合,一出去就是一整天,難得的假期,父母想要與我們說話,卻連個人影子都見不著。
但回過頭來看看,這些社交于我們自己而言真的有實質性的幫助嗎?實質上並沒有,除了耀眼燈光下的高朋滿座,呼風喚雨外,並沒有真正的交心朋友,浮華之下,不過是一場空夢。
浪費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再不能回去的青春和時間。
記得有一年出了一首與社交有關的諷刺歌曲,有關春節的拜年短信,抱歉,群發的資訊我不會回復,沒有別的原因,只是覺得太累。
不停地動著手指頭,轉發著同樣的資訊,甚至連落款的署名都沒改就發了出去,費錢又費力,若非真心祝願,只是走形式,何必回復呢?
與其絞盡了腦汁兒,倒不如放下手機,與家人一同吃飯聊天,看看電視,豈不美哉。
那些流于表面形式的酒肉社交關係,在事業上不能與你分享經驗,成為助益,在情感上又不能與你談笑風生,惺惺相惜,幾句話說不到點子上,空磨嘴皮子,當真是毫無意義。
關于顏面一說,阿裡巴巴集團創始人,著名企業家馬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當你依舊停留在吹牛喝酒,只愛所謂的面子的階段,說明你這一生也只能如此了。」
我至今記得朋友在追到心愛女孩時所說過的話, 什麼面子不面子的,過程如何曲折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大家最後也只會去看我追到了自己喜歡的女生,修成正果,幸福一生,而不會去多打聽這期間的我會如何死皮賴臉的追求她。
自己想要的結果得到了,面子還重要嗎?倘若裡子都沒有了,徒有面子這個空殼支撐又有何意義,除了死要面子活受罪以外,也只是讓自己痛苦罷了。
作為漢朝開國功臣的韓信都能為前途捨下臉面而忍受胯下之辱,從而成就宏圖霸業,日後被人提及,也是佩服韓信能屈能伸的大丈夫胸襟,誰會去嘲諷他屈辱的過程。
一個普通人把面子看得千斤重顯然是愚蠢至極,如今到了這個年紀,更應該看開,放下所謂的面子。
真正有作為的人不會在意面子,反倒是無用之人才會為臉面而叫囂,因為除了這一點薄面,他們已然一無所有。
世事無常,人生短暫,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耗費在那些對你毫無用處卻只會消耗你的人身上。
不知感恩的人要果斷遠離,這一類人無論你對他們有多好,他們都會視作理所當然,不會珍惜,反倒將錯誤的矛頭指向你,讓人心寒。
負能量的人也請遠離,這類人會帶走你對生活的期望,一味地輸出負面情緒,讓你本就容易焦慮的心理雪上加霜,畢竟人生不易,何苦與他們耗費時間。
再者就是讓你不舒服的人, 人與人的交往是秉承著輕鬆為目的,不是徒增煩惱,如若這段關係讓你不適,無需介懷,放棄就好,畢竟這是你的一生。
人生在世,該放棄的就放棄,唯有輕裝上陣,生活才會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