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12張圖告訴你:如何培養出快樂、內心富足、人格健全的孩子?
2023/03/06

教育家盧梭曾說過: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教育的基礎是家庭。」

孩子是種子,家庭就是土壤,孩子的未來,說到底拼的就是父母的功底。

好的家庭教育是什麼樣子?

或許,答案就在下面這12張圖里。

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孩子會回饋你驚喜

兩個孩子在寫作業,一位媽媽說:「好好寫,別總是這麼馬虎。」可孩子仍然頻頻出錯。

另一位媽媽則站在一旁,輕言細語:「這麼認真,你一定是胸有成竹。」結果孩子完成得又快又好。

心理學上有一個 自證預言現象是指他人的期望會影響行為模式,從而使現實最終向期望靠攏。

愛迪生小時候思維異于常人,老師認為他有精神缺陷,媽媽卻堅持說:「我的孩子是個天才,他將來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父母給孩子怎樣的「暗示」,就會塑造出怎樣的孩子。

消極的心理暗示,是畫地為牢,使孩子日漸頹廢氣餒,把未來困入囚籠;

積極的心理暗示,卻是點石成金,給予孩子勇氣和力量,引導他揚帆遠航。

孩子的成長需要空間

請尊重孩子的界限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 中國式親子關係最大的矛盾,就是缺乏界限感。

多少父母以愛之名,一輩子都在牽絆孩子:溺愛他,絆住他的成長;束縛他,絆住他的高飛。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說:

「小孩不是黏土,任由家長恣意妄為地捏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他們屬于自己。」

為人父母,最難的不是給予多少愛,而是懂得適時退出:

3歲退出餐桌,孩子才能學會自己吃飯;

5歲退出浴室,孩子才能明白身體界限;

8歲退出房間,孩子才能懂得尊重隱私;

10歲退出廚房,孩子才能學會獨立生活……

越愛孩子,越要給孩子的成長留出空間。

與其用溫柔的桎梏給孩子織就「鐵網」,不如適當放手,讓他們更好地翱翔。

別低估一個內向的孩子

「孩子內向不合群,怎麼適應社會?」

在很多父母眼裡,似乎內向=情商低、膽小懦弱、不善交際、不易成功……

可是,內向真的是一種缺陷嗎?

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中指出,內向和外向都是與生俱來的性格特點,無優劣之分,只是獲取的能量不同。

內向的孩子,同樣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

他們寡言少語,卻更加專注;他們享受獨處,但絕不沉溺。

美國學者琳達•西爾弗曼經過長達30年對社會英才的研究發現:

IQ越高的人,其內向型性格的傾向越明顯;在一群成功者當中,有將近70%的人屬于內向性格。

內向是被低估的優勢,內向的孩子,缺的不是糾正,而是接納和包容。

孩子的成長問題不可怕

這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

孩子的成長之于父母,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我們一邊欣喜著孩子成長的點滴,一邊為孩子的一切殫精竭慮:

孩子喜歡吃手指,吃到髒東西怎麼辦?

孩子學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多心疼?

孩子脾氣急,和小朋友起衝突會不會被欺負?

美國作家珍妮•艾里姆曾說:

「孩子身上存在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
圖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