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開學第一周,想讓孩子不落后,這4點尤為重要!
2023/02/08

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霸王」似的「祖宗們」今天也終于開學了!

隨著元宵佳節結束,新年也就算是正式過完啦。全國各地大中小學都陸續開學,之前通知過延遲開學的地區(北京、天津、杭州)也發出了2月13日的復課通知。

此前根據教育部的消息通告就顯示:沒有疫情的學校可適時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

這就意味著新的一年,熊孩子們終于要離開「安樂窩」回到熟悉的校園,從網課學習轉換為課堂學習。

但隨著開學復課,很多孩子逐漸產生了各種焦慮情緒。從家里轉換為課堂,難免帶給孩子們一些心理上的變化:緊張焦慮、過度興奮、抵觸低落、過度擔心……

很多家長問,當孩子出現這些心理變化時,到底需要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呢?

01學習進度跟不上

從整體上看,長時間的居家學習和線上教學,給自主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弱,以及缺乏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基礎較差的孩子,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學習能力不足,與其他同學的學習差距大。因為網絡課程缺少師生的互動和反饋,學習結果很難得到及時的測試反饋,容易放大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02 社交圈子改變

相比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學校生活,學習跟不上,社交圈子也會迎來重大改變。

學生時代,孩子們都在長身體,接近半年時間不見,彼此的變化還是很大的,身材變了,樣貌變了,甚至心智也更成熟了。

返校前,孩子一直和父母相處,返校后,就需要天天面對老師和同學。一些膽小敏感的孩子,一見到老師就緊張,生怕自己犯錯被批評,還有的畏手畏腳,擔心不受同學歡迎,被孤立。

而對于那些長期在家里「唯我獨尊」具有較強攻擊性的孩子而言,更不知該如何與同學相處,常常一言不合就出手。

03心理不適應,比較敏感

面對復學后的學習和生活,大部分孩子都會逐漸適應,而對于那些心理承受力比較弱的孩子來說,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心理和行為問題。

行為表現

01

情緒變化:

心神不寧,緊張焦慮,心情低落,情緒起伏不定,無法做到安心學習和生活。

02

軀體化表現(特別對低齡的兒童):

這些孩子通常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緊張和焦慮,而是通過「生病」來表現,當父母給孩子請假不去上課后,「病」就不治而愈了。

03

拒絕學習:

有些已經習慣了在家里自由散漫的生活,可能就會直接拒絕復學,甚至出現厭學心理。

那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給孩子強有力的支持?做好孩子心理上的支持者呢?

01 幫助孩子調整心態,恢復生活秩序

居家期間,孩子一定是早上不起,晚上不睡,就算是上課也是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沒一會就注意力轉移了。

所以我們的第一步,就是要幫助孩子重新建立上學后的規律感,逐漸適應學校的正常作息時間。

但一定要允許孩子有緩沖、調整的時間,慢慢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平和穩定下來。

作為父母也要做好自身心態的調整,不過度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我們的內心穩定了,孩子內心才能夠穩定。

給孩子信心,并懂得讀懂孩子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們恰到好處的關心和適時適當的幫助,讓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空間。

02 鼓勵孩子交流互助,建立社交信心

長期的網絡學習使孩子們與同學之間缺乏經常性的比照,有的孩子就會對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效果產生懷疑,沒有信心回到群體學習。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引導孩子系統梳理網絡學習階段的知識體系,同時鼓勵孩子和同學們多聯絡,交流一下開學后的心得體會,彼此傾訴居家學習和回到學校后的感受。

通過和同學的對比,查漏補缺。通過和同學的傾訴,緩解心理壓力,樹立信心。整體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和目標。

03 使用積極的語言,點亮親子關系

復課階段,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請注意一定要使用積極的語言。積極的語言不是單純的夸獎和鼓勵,而是引導溝通變得有趣、有的說,有效、可持續。

鼓勵孩子一定要有具體的指向性,要直接把具體行為、表現闡述出來。

比如「你今天作業準確率比昨天高很多,你太棒了」、「你會主動溫習功課,自主閱讀,真是個好孩子」......

把事情有針對性地表達清楚,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才會更明白,也能知道自己哪里好,目標性也會更強。

積極的言語能為自己和孩子帶來「愉快體驗和愉快情緒」,更能引導孩子發揮「優勢和潛能」。

04 面對孩子的各種狀況,父母要能夠「接得住」

面對孩子復課后的各種變化,向父母表達不穩定情緒的時候,父母如果夠「穩住」,能「接得住」孩子的情緒和困惑,那麼,孩子就會體驗到一種被接納和穩定的關系。

愛和安全感是每個孩子敢于自我探索的力量源泉,因為他們的內心會接收到:放心,有我在。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一定要注重自我的學習和成長,只有通過學習、實踐、反思、感悟,你才能更加地了解自己、了解孩子,增長自己愛的能力,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充實,讓自己變得有智慧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有備而來,才能從容面對。

總之,復學第一周,不論孩子出現什麼樣的情緒或想法,家長要做的最重要就是四個字, 相信、尊重。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在平等的基礎上耐心地與孩子溝通交流。

萬事開頭難,希望這些建議能讓您在這個非常時期,真正成為孩子心靈的保護傘,讓您和孩子的親子關系更上一個台階。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