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往往有一些人混得很好,出門有一大堆的朋友,辦事情經常有人幫忙,做生意很順利,輕松賺到錢。
這些混得好的人,未必就比別人聰明多少,但他們一定深諳人情世故,明白三個道理。
一、能放低姿態,對人熱情
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些真正混得好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見面之后對人很熱情;而那些稍微混出點樣子的人,反而很高傲,與人見面之后愛答不理,或者就是不斷吹噓,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春節回到家鄉,經常能夠看到這種現象。現在常年在外面工作的人很多,只有過春節的時候才能夠見到。這些人之中,有的人看不起別人,看見妳假裝不認識,或者沒看見,即使面子上過不去,也是皮笑肉不笑地應付妳幾句。這樣的人一般都混得不好,因為格局限制了他的發展。
有的人熱情大方,不管妳是有錢還是沒錢,日子過得好還是壞,都會上前與妳熱情地打招呼,不吹噓自己混得多好,買了什麼房,買了什麼車,而是真誠而親切地與妳攀談,詢問妳的情況,家里老人身體健康情況如何,甚至是回憶以前在一起的趣事,如果妳抽煙,他還會遞上一支煙。這樣的人一般都混得好,因為他懂得尊重別人,深諳人情世故。
二、不會對別人抱太高的期望
混得好的人,對人情世故有深刻的理解。他們明白一個道理,親朋好友可以依靠,但也僅僅只是依靠,最終「站穩」和「奔跑」,還需要靠自己。
如果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別人身上,就等于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了別人手上。而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和局限,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別人很難不顧自己來幫妳。所以,妳勢必要面對期望與現實的落差。而且,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落差越大,對妳的影響越大。
比如借錢這件事。有些人買房買車,自己的錢不夠,就到處找人借錢。在借錢的過程中,就能體會到對別人抱太高期望的苦澀。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妳對某個人抱有很高的期望,因為平時看起來他很有錢,而且他和妳的關系也很不錯,很親近,但如果妳開口借錢,迎接妳的將是失望。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妳到處借錢,說明妳混得差,本該能夠借給妳,也不愿意借妳了。
那些混得好的人,明白這種人情世故,所以不會對別人抱有太高的期望。他們更多的是想辦法賺更多的錢,或者提前做好規劃,而不是到處借錢。
三、能向上社交,想辦法與優秀的人在一起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混得好的人,總能向上社交,想辦法與優秀的人在一起。也許有人會說,哪有那麼容易的事,優秀的人能夠看得上妳?
這就是對人情世故不了解的想法。其實,真正優秀的人,往往懂得尊重別人,沒有架子,擁有更多的包容,只要妳真誠地與他交往,他必定不會看不起妳,也不會拒絕與妳交往。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與優秀的人在一起,層次就會不一樣,能夠提升自身的能力,開闊自己的眼界,學到更好的做事方法,發現更多的機會。
如果妳覺得自己總是沒有機會,不妨多與優秀的人接觸和交談。從與他們的聊天中,妳的思路會開闊,妳的思維會活躍,妳甚至會發現遍地是黃金。
那些混得好的人,日常往往不是具體而忙碌的工作,而是悠閑地與人喝茶聊天。這不是普通的聊天,而是與優秀的人的思想碰撞。
如果妳能明白上面這三個道理,深諳其中的人情世故,妳也會慢慢地混得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