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愛孩子,就別讓他「過早」接觸以下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很多父母依然在做
2023/03/12

人這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

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形成正確的養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讓孩子超前的學習一些東西。

但是你知道嗎?有很多事是不能讓孩子「過早」的去學的,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

1、過早不穿紙尿褲

有些家長認為紙尿褲價格昂貴,又屬于消耗品,于是就會提前就給寶寶拿掉紙尿褲,用手抱著寶寶上廁所。但這種行為會傷害寶寶脊柱和頸椎,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同時也會干擾寶寶的睡眠品質。為了寶寶的身心健康,家長不要過早的戒掉寶寶的紙尿褲,否則會適得其反。

寶寶脫紙尿褲,最好在2至3歲。

2、過早學走路

人生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教孩子走好。很多的父母認為孩子早早的能學會走路是孩子聰明的表現,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孩子去練習。但是,有關育兒專家就提醒父母,孩子走路過早不宜,因為孩子的骨骼和骨肉都沒有達到一定的承重能力,雙腿支撐起身體需要一定的力度,會影響到孩子的形體發育,孩子學走路不宜太早。

寶寶走路最佳的時間,應該是10個月之後,一般13個月左右,孩子就能獨自行走了。

3、過早接觸樂器

都說孩子的天賦應該從小去挖掘,興趣也要從小開始培養,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催促三四歲的孩子學樂器,一方面會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甚至可能引起心理障礙。另一方面,,5歲前,兒童骨骼、關節還未發育成熟,長時間練習樂器會影響手部骨關節、韌帶的生長發育。

5歲後,系統的音樂知識學習能開發寶寶的潛能,強化眼、耳、手、腦的合用,是開發大腦的高級「遊戲」。

4、過早進行記憶性學習

孩子花大量時間用在機械記憶上,思維容易變得僵化,不會自己理解和觀察周圍的事物變化。一些父母得意于孩子背唐詩倒背如流,但如果只是機械地記住讀音,而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反而容易阻礙孩子的思考能力。

6歲以後,再讓孩子去集中的學習一些記憶性的知識是比較好的。

雖然年幼的孩子還處在發育階段,有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是這個時候培養孩子的 性格卻是 關鍵點,研究表明 6歲前是孩子性格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這段時間形成的,那麼6歲前可以教孩子做哪些事呢?

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故事繪本,養成固定、自覺的閱讀習慣,流暢地把書中、生活中的故事向他人表述。

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 靜下心來學習,更能開闊視野,形成正能量價值觀;而那些精美的圖書通過語言和畫面的雙重刺激,還會 促進孩子語言、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
圖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