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女主角愛瑪出身普通農家,卻嚮往超越階層的浪漫和奢侈。
為了追求夢想中完美的愛情,她兩次背叛婚姻,又在商人的誘騙下落入高利貸的陷阱。
直到債務如山壓來,卻無法求得情人的援手,只能在絕望中服毒自盡。
作者福樓拜寫到此處時,悲痛地嚎啕大哭。
可大錯已經鑄成,命運無法挽回。
只留下包法利夫人用一生悲劇敲響了6記警鐘,警醒著無數後人。
結婚,是選擇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
很多人的答案是前者。
因為先愛的人,往往姿態更加卑微,付出毫無保留。
他們卻忘了,如許深情還換不來傾心相許,一定是對方身上有些特質,讓自己無法容忍。
在《包法利夫人》中,夏爾·包法利深愛著妻子。
他無限度包容愛瑪的脾氣,不眠不休地守護病中的妻子,還在婆媳衝突時,毫不猶豫地站在妻子這邊。
可問題是,天性浪漫的愛瑪,想聽的是時時有花樣翻新的情話,日日新奇有趣的見聞。
她忍受不了丈夫的木訥保守,丈夫也理解不了她的精緻情調。
相伴越久,愛瑪愈是痛苦不堪,最後被一個花花浪子攻破了心防,踏上了出軌的不歸路。
羅賓·威廉斯說: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孤獨終老,而是跟那個使自己孤獨的人終老。」
因為三觀差異巨大,所有的交談都成了吵鬧;因為習慣針鋒相對,所有的相處都成了煎熬。
婚姻是兩個人的集合體,只有頻率相同,才能溝通。
三觀不一致的夫妻,早晚會把日子過得千瘡百孔。
愛瑪在少女時期,曾偷偷閱讀過很多愛情小說,每段愛情都動人心弦,每個結尾都幸福美滿。
單純的愛瑪以為,只要結婚,就能自然而然擁有幸福。
卻沒料到,真實的婚後生活,全是憋悶。
丈夫刻板無趣,不求上進;婆婆處處挑剔,時常發生矛盾。
小康的家境,支撐不起她對奢侈生活的追求。
這樣的故事走向令人失望,卻正是最真實的現實。
所謂婚姻,本質上是一場合作,因為一個人很難扛住未來數十年的風雨,所以要找個人一起分擔。
可愛人不是救世神靈,婚姻也不是靈丹妙藥。
家務分擔、養育子女、婆媳博弈、父母養老……每一樣都能衍生出無窮無盡的煩惱。
說到底,婚姻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它本身就是難題,而且是生活中最難的一部分,沒人能坐享其成。
無論愛瑪有多少抱怨,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她的生活其實已足夠令人羡慕。
丈夫對她忠心耿耿,呵護備至,女兒懂事伶俐,幾乎不需要她費心撫養。
父親和公公薄有家財,丈夫工作勤勉,保障了小家庭能過上舒適的生活。
比起日日防備公公出軌的婆婆,比起因為守寡只得獨自謀生的客棧老闆娘,比起被繁重的家務磨掉女性魅力的奧梅太太,愛瑪幾乎生活在雲端。
可偏偏愛瑪無視這一切,只心心念念想象中的完美愛情。
于是越對比,越絕望。
有句話說得好:「所謂心事,不過是不如己意,執著于自己描畫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煩惱。」
生活中90%的不如意,其實是踩著幸福找幸福。
懂得珍惜的人,即使行在泥濘小徑,也會欣喜于春風偶然拂面。
可不懂知足的人,即使周圍花團錦簇,每一天也只覺得煎熬。
世事如白雲蒼狗,變幻無常。
婚前沒能嫁得如意郎君的愛瑪,居然在婚後遇到一個理想中的愛人——羅多爾夫。
他是附近的農場主,身家豐厚,見多識廣,像貴族一樣穿著考究的衣服,騎著雄壯的馬匹。
他還會用最熱烈的情話,向愛瑪傾訴仰慕之情,和纏綿的愛意。
這從未體驗過的甜蜜,如潮水般衝垮了愛瑪的理智。
她明知道出軌會受萬人唾駡,卻如飛蛾撲火般迎了上去,還不惜放棄家人和名譽計畫私奔,只想與羅多爾夫長相廝守。
卻沒想到,羅多爾夫從頭到尾只想來場豔遇,看到情形不對,立刻逃之夭夭,徒留下愛瑪獨自傷心。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轉瞬間成了鬧劇。
這下場雖然悲涼,卻並不令人意外。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以為愛情是生命中的全部,一旦相愛,便要奮不顧身。
到了一定的年齡才懂得,現實裡的愛情,有太多太多的無奈。
有時候是遇人不淑,動人的告白下,其實包藏禍心。
有時候是相見已晚,即使怦然心動,無奈已經背負了家庭和責任。
愛情只有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才有可能開花結果。
錯誤的愛,便如樹上瘋長的藤蔓,看似裝點了一時的繁華,終究會樹倒藤枯,害人害己。
第一次出軌以慘痛失敗告終後,愛瑪也曾想過回歸家庭。
可丈夫依然木訥無趣,事業無成,失望的愛瑪,再次把熱情投注到婚姻之外。
她每週都會奔赴巴黎,和情人一起住豪華的飯店,買奢侈的衣物。
即使這份花銷,遠遠超越了情人微薄的工資,愛瑪也堅決不同意降低消費層次。
為此,她不惜偷偷套取丈夫的診金,變賣公公的遺產,還在不知不覺中借起了高利貸。
因為只有在那方狹小的空間中,愛瑪可以短暫地幻想,她變成了貴婦人,生活奢華,愛情完美。
可最初激情過去後,兩人逐漸對單調的約會感到厭倦。
愛瑪覺得又一次陷入到婚姻的乏味中,而情人覺得,偷情的樂趣,比起前途簡直得不償失。
一張床上的愛人,心思開始南轅北轍。
即使愛瑪不死,這場愛也早晚會走向枯萎。
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能落實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它就像江畔的煙花,雖然能短暫照亮一小片夜空,卻經不起長久的風吹雨淋。
真正的愛情,需要在坎坷艱難中細細磨礪,在紅塵煙火裡悠悠沉澱。
直待將激情慢慢轉換為彼此深切的牽絆,才會在歲月裡愈陳愈香。
在愛瑪所生活的時代和圈層裡,她其實算得上很出色的女子。
她天生麗質,無論在哪裡都是耀眼的明珠。
雖然生在農家,卻被愛女心切的父親早早送到修道院裡,接受貴族閨秀的教育。
長大後的愛瑪,舉止優雅,頗有才藝,不但令得丈夫夏爾一見傾心,連當過國務秘書的侯爵也對她十分欣賞。
這樣的女子,原本應該有能力經營家業,用才華滋養自己。
可愛瑪卻在結婚後完全放棄了努力,把所有對未來的指望,都押寶在丈夫的身上。
見丈夫無力達成,她又把指望轉移到情人身上。
可情人圖的是尋歡作樂,並不願意負擔她的人生,當發現愛瑪陷入債務危機後,立刻棄她不顧,絕望的愛瑪只能服毒自盡。
也許至死,她都在詛咒這場糟糕的婚姻,可她卻忘了,無論嫁給誰,生活都要自己過,日子都要自己熬。
說到底,婚姻只能是錦上添花,不會是雪中送炭。
任何時候,女人只有先做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經營好婚姻。
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位包法利夫人。
雖然嚮往著詩和遠方,卻不得不先在一地雞毛裡苦苦掙扎。
但與其日日抱怨生活不盡如人意,還不如從現在開始學著接受。
得到的,就用心珍惜;錯過了,便含笑放下。
用力去擁抱愛人,磨合久了總能心心相印。
用心去成就自己,未來的每天都值得期待。
這世間縱有萬般苦,但只要你想,總能活出屬于自己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