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平時都是怎麼陪孩子的呢?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抱著手機陪孩子的,有些家長為了打發時間,干脆跟孩子一起玩手機。
過年了,家長們是不是應該換個方式呢?
過年了,放下手機,才是真正的高效親子陪伴!
陪伴不是人在孩子身邊就行了,正確的陪伴,需要家長盡心盡力的參與,如果只是抱著手機,處于一種人在心不在的狀態,孩子就只能感受到家長的忽視和不尊重。
而缺乏陪伴的孩子,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出現問題。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請家長們放下手機,用正確的方式,陪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年!
陪孩子過年的正確方式你應該學會!
1、讓孩子盡情享受來自老一輩的寵愛
過年期間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回到老人身邊,一起包餃子、放鞭炮,既增添年味,又能讓孩子們享受到一家團聚的幸福。
孩子和老人見面,避免不了「隔代親」。在大多數人印象中「隔代親」是個貶義詞,形容長輩對孫子外孫過度疼愛。
但在過年期間,讓孩子們多感受一下來自老人們的寵愛,并不會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反而能讓孩子體會到被疼愛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讓孩子更加享受過年,而老人們,也可以盡情地享受祖孫之樂。
2、帶孩子遠離熟悉和舒適,到陌生的地方體驗一番
每逢過年,家長們可以借此機會,帶著孩子去領略一番別處的風景。
家長可以跟孩子在短時間內計劃去某處旅行,也可以來一場充滿未知的冒險,比如帶著行李,到機場、火車站,坐最近一班的飛機或列車,到一個不太熟悉的地方生活一個星期。
這樣不僅可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讓孩子從中學到很多生活技能,孩子的人生經歷也會更加豐富。當孩子逐漸長大,回想起當年一家人做過的瘋狂事,難道不是一種美妙的體驗嗎?
3、了解民俗,傳遞文化
我國過年期間的習俗有很多,比如貼窗花、貼福字、放鞭炮、吃餃子、守歲等等,不同地區也有著不同的特色。
家長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的文化,給孩子講解過年是怎麼一回事兒,都有哪些習俗,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了解傳統文化,還能體驗到傳統文化帶來的幸福感,家庭幸福指數會直線升高。
4、利用空閑時間,讓抽象概念轉變為實際認知
孩子們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其實很有限,像雞飛狗跳、冰凍三尺這些景象,在城市當中孩子是很難看到的。
過年期間,家長和孩子除了回家過年、給親戚拜年,空閑時間還是比較多的,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利用這些空閑,帶孩子真實的體驗一番什麼叫做雞飛狗跳、什麼叫做冰凍三尺。
當孩子接觸到真實的景象,不僅可以加深自己對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使其成為一種認知,還能加深印象并應用于今后的生活中。比起通過手機、電腦去了解一些知識,真實地體驗和感受往往更有說服力。
其實無論成年人還是孩子,生活中都需要一些儀式感,而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年,恰恰是生活中儀式感的體現,作為家長,在過年期間給予孩子有效的陪伴,其實就是一種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