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沒錢、沒人脈了,請牢記猶太人「買車票」的方法猶太人全球僅1600萬人,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但卻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 這個獲獎機率是其他民族的108倍。
在美國有這麼一句話:美國人的錢在猶太人的口袋里。
谷歌創始人謝爾蓋與拉里-佩奇他們都是猶太人,一起締造了一個價值2291.98億美元的帝國。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同樣也是猶太人,身價高達3360億美元,當之無愧的首富。
愛因斯坦、畢加索、佛洛依德他們都是猶太人。
然而,在2017年的智商普查中,猶太人的智商與其他人并無巨大差別。而且,猶太人擅長創造財富,每年福布斯富豪榜的前一百名,至少有50%是猶太人,占到了60—100位,可以說是「有才又有錢」。
為什麼猶太人賺錢能力這麼強?有研究發現,猶太人之所以能夠在極度困難的環境中,仍然取得驚人的成就,和他們從小看到老的一本書---《塔木德》,有著密切的關系!
今天這篇文章,小編將會給你帶來猶太人的《塔木德》這本書中的智慧,無論你是什麼年齡段,都會給你帶來不小的幫助,值得我們反復品讀!猶太人思維:如果有一天你沒錢、沒人脈了,請牢記猶太人「買車票」的方法這是一個《塔木德》里的故事,不轉變思維很難想到!
兩個法國人和兩個猶太人搭同一輛火車旅行。兩個法國人都各買了一張票;猶太人兩個人只買了一張票。法國人疑惑地問猶太人:「你們只有一張票,列車員來查票,你們怎麼辦」猶太人沒有說話,只是笑笑。
火車開始行使后,列車員就來查票了,這時兩個猶太人迅速擠進一間廁所。列車員來到他們的車廂,敲了敲廁所的門,說:「乘客你好,請出示車票!」門開了一條縫,一只手拿著一張票伸出來。他看過了票,說道:「嗯,好了,謝謝!」又把票從門縫中塞了回去。
就這樣,他們去了目的地,當他們各自踏上歸途買票時,法國人便學習猶太人的方法,決定也買一張票,輪到猶太人時,他們搖搖手,說這次就不買票了。
兩個法國人很好奇:不知道猶太人又有什麼好方法。上了火車后,列車員又來查票了。兩個法國人顧不得觀看猶太人如何逃脫沒有票的事情,趕緊一起鉆進了廁所。又是「咚咚」兩聲,猶太人敲了敲門,門應聲而開,一只手拿著一張票,從門縫中伸出來。猶太人說道:「嗯~謝謝--」兩個猶太人拿了兩個法國人的票,立刻往下一節車廂的廁所跑去。
故事中的法國人本想學猶太人的做法省點錢,沒想到丟了一張票。所以,對任何事情都需要獨立思考,不思考就會犯錯誤。而反過來猶太人卻很善于思考,回來甚至票都省掉了。善于思考的人思維是全面的,別人說一的時候,他馬上就想到二,很多人就是靠這樣多想幾個問題成功的。
比如在《塔木德》這本書中,還講到了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個窮人遇到了上帝,他對上帝說:「我怎麼樣才能變得富有?」
上帝反問他:「你認為你為什麼會貧窮?」
窮人說:「因為我沒有錢。」
上帝又問:「讓你有了錢,你就會變得富有嗎?」
窮人很肯定地回答說,當然。
后來,上帝給了這個窮人500萬,然后對窮人解釋說:「這1000萬,我給你,再給你5年的時間,如果5年后,你成為了一個富人,我會再給你1000萬。」
窮人聽了之后特別高興,連忙答應了上帝。
拿到了500萬的窮人開始大肆揮霍,買房買車,還有各種名牌,雇傭傭人為自己服務,過上了他所以為的,富人般的生活。
但是兩三年之后,他就把錢揮霍一空了,他開始一點點地把之前買的房、車和各種名牌都賣了出去,家里的傭人也逐漸減少。
可是,錢還是很快就沒有了,又變成的窮人的生活。
到了約定的五年時間,上帝看了他的生活狀況,無奈地嘆了口氣,窮人希望上帝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不會再隨意浪費了。
上帝說:「如果你是富人,現在你肯定會慷慨地送給我1000萬,如果你是窮人,當初我給你的1000萬,你早就揮霍完了,還會讓我再給你一次機會。富人更懂得節約,把錢花在該花地方,而不是亂花。」
上帝說完后,頭也不回地轉頭離開了。
如果你只看得到富人口袋里的錢,而從不想著如何去致富,那你始終都擺脫不了貧窮的命運。
想要成功,首先要自己相信自己即便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說你不會成功。不要理會,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勝利的路上王者本身就是孤獨的。
就是因為他們相信成功很難,所以你才有了機會。這種事還是越少人相信越好。這樣他們還沒開始就已經失敗了。
千萬不要總把我「買不起」「太難了」這樣的話放在嘴邊,因為時間一長,潛移默化,你就會相信自己就不配成功。
你要始終保持相信,并詢問自己,「我該如何才能成功」。讓自己始終保持著思考。
要不然就不要講話,因為在冥冥之中總有一種力量在操縱著一切。
在《塔木德》里,有一條法則被猶太人稱為——永恒的法則,那就是22∶78法則。
自然界中,氮與氧的比例是22∶78;
人體中,水與其他成分的重量之比是22∶78;
整個社會中,富裕階層與普通人的數量比例是22∶78;
而他們所占有的財富之比是78∶22。
所以猶太人經商奉行一句諺語:
名貴的商品都是給財主們準備的。
說白了就是,錢在有錢人手里,所以做生意最好是去賺有錢人的錢。
在美國曼哈頓第五大街上,每逢圣誕購物[高·潮],大多數商店顧客都擁擠不堪,卻有一家商店,重門深鎖,里面只有一位顧客,這家商店就是大名鼎鼎的【畢堅】。
在這里一套衣服要賣2000多美元,一瓶香水要1500美元,所以每次只要招待一位顧客就夠了。
美國前總統里根、西班牙國王卡洛斯、約旦國王侯賽因以及一些著名藝人都曾光顧【畢堅】,【畢堅】對所有的顧客都要保密,「豪紳」的品牌形象,神秘的經營體系,奢侈的商品價格,更提高了【畢堅】的地位和形象。
其實,細心留意就會發現,越來越多聰明的人和公司,都把目標鎖定在了那22%的有錢人身上。
培訓機構的課程顧問會花更多的精力,釋放更多的熱情,去攻單「鉆石顧客」;
我之前運營公司一款燕窩食品,一開始想針對c端用戶銷售,發現起量很慢,于是轉變思路,尋找b端經銷商,借助經銷商已經鋪好的渠道去銷貨,很快就打開了銷路。
普通人想要實現圈層躍遷,要明白一個道理:
造汽車的就是比造腳踏車的賺錢;
做金融的就是比超市賣大米的賺錢。
……
同樣的職業,天壤之別的收入,根源就在于我們服務的客戶,是富人還是普通人~
你所在的區域是「高價值區」,抑或是「低價值區」。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就要向這樣的人靠近,占位比努力重要,進入那條,精英林立,黃金遍地的「22%」的高速路,你才能更快的積累財富,階層躍遷。
猶太人能夠在經歷千年的流離后,依然有此成就,足以證明他們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