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人際關系,要懂得收買人心,掌握四個「收買人心」厚黑技巧,人心為你所用。
一、給對方一個好聽的稱呼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二字,是絕對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的,名還在利之前,追求更高的地位和權力,都是人之常情。在處理人際關系時,給對方一個好聽的稱呼,其實就是給對方一個「名」。
比如,以前人們把做業務的人叫做業務員或推銷員,可現如今,無論是多麼底層的業務,其主管都會讓其在名片上印上「業務經理」「銷售經理」,雖然工作內容沒有任何的變化,但有了這個「名」,就能使這些人覺得社會地位提高了,對工作也重視了,積極性也提高了。這就是身為管理層,在處理人際關系上的一個高明之處。
的確,大部分的努力,無非是為了名利二字,比起「利」的實惠,「名」幾乎就是虛的,操作性很大,比如,給對方一個好聽的稱呼,往往就能滿足對方求名的心理,也能有效地達到收買人心的效果。
二、給足對方面子
戰國時期,趙王得到一塊于闐美玉,命人雕成了一個玉盅,對外公布說:「以后,有大功之人就可以用這個玉盅來喝慶功酒。」
后來,秦趙交戰,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魏國的公子信陵君率兵攻秦,以此解了邯鄲之圍,趙王捧著玉盅給其敬酒,信陵君十分高興,大贊這個玉盅是難得一見的寶物。后來,燕趙交戰,老將廉頗打敗燕國軍隊,趙孝成王也是用這個玉盅給有功的將士們敬酒,將士們都感到十分榮耀。此后,趙國上下都以能用這個玉盅飲酒為榮,遠比得到金銀賞賜還高興。
趙王在這里所采用的收買人心的技巧,就是給足對方面子。這個社會上的人,大都是好面子的,面子很多時候,比什麼都重要,所謂「人活一口氣」,強調的也無非是面子。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如果你能給足對方面子,那麼,也能有效地收買人心。
三、給其一個堂而皇之的說法
「朝三暮四」的成語大家應該都知道,它源于這樣一個典故:宋國有一個養了一大群猴子的人,他善于和猴子處理關系,能讀懂猴子的想法,猴子也很聽他的話。但是,養猴的費用很大,這個宋國人的生活開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于是,他就像減少猴子的食量,可擔心猴子因此不聽話,于是他就哄騙猴子說:「以后我給你們的橡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應該夠了吧。」猴子們一聽,都很氣憤。宋國人立馬換了一種說法:「那麼,就改為早晨四個,晚上三個,這總行了吧!」猴子們又都變得非常高興。
宋國人在這里是通過欺騙收買「猴」心,這當然不可取。不過,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如果你能給對方一個堂而皇之的說法,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那麼,即便你給對方的利益不變,甚至利益減少,人心照樣也能為你所用。
四、大著膽子貶抑強者
大著膽子貶抑強者,能使對方加深對你的影響,如果是在眾人面前,還能收買眾人的人心。一位廣播節目的主持人就經常使用這一技巧。比如,在一位知名大廚師的面前,他會說出挑釁和貶抑對方廚藝的話,結果,大廚師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產生了更強的與主持人互動的興趣。另外,觀眾也經常站到主持人的一方,對其十分的支持,他主持的節目一直都很受歡迎。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通過「貶抑強者」來收買人心的技巧,還是要謹慎運用為好,要看具體的對象、場合與時機,否則把事情鬧僵了,很可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