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問過朋友一個問題:你將來選擇伴侶的時候會重視什麼呢?
她說:長得好看,身材高大。
我問她,沒了?
她說只要顏值高一些,其他的都能夠包容。
後來,她也確實按照自己的這種標準找到了一個顏值高的物件。
但是結果怎麼樣呢?
男生對她忽冷忽熱,沒事就打擊她,有時候還找不到人。
我問,她後悔嗎?
她說,自己做的選擇能怪誰呢?
後來分手後,朋友又找了一個比較務實的男友。
這個男友雖然不如上個顏值高,但是卻比上一個有心,疼愛朋友,只要是朋友說的,他基本上都會聽,也不會忽冷忽熱。
朋友之後和我感慨:
「果然找物件還是不能只看顏值,感情就像穿鞋子,舒不舒服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也許以前在別人看來,我物件很好看,都羡慕我找了一個高大帥氣的男友,但實際上我並不快樂。
而現在雖然他不帥,但是我們很合拍,相處起來也很舒服,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朋友的想法也給了我一些想法和啟示。
前段時間,我上班不久,一位資歷比較深的姐姐問我,找物件看重什麼?
我說了也許她可以幫我張羅認識認識。
我就和她說了,更多的是看重人品,性格和三觀,至于顏值差不多就行了,不太糾結這個。
這位姐姐滿臉笑容對我說:你還挺不一樣,我們組裡的幾個單身同事,都想找長得好看的,條件要求都比較高,所以到現在都還在單著。
這些同事和朋友之前找物件的標準是一樣的,那都是從外在條件去選擇。
從外在條件去選擇伴侶有沒有錯呢?
不能說錯,因為誰都喜歡長得好看的。
但是如果找物件只看外表,不看其他因素,那就錯了,而且結局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好的。
話說回來,我們找物件除了顏值、學歷以外應該看重什麼呢?
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我發現社會上總有一些人,因為控制不住自己情緒而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一個成熟穩重的人不會隨意亂發脾氣,不會對女人大打出手,甚至產生殺害的念頭。
而一個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人,會非常危險,因為我們不知道哪一刻因為一些事情就惹怒了他,他就會爆發。
和這種人生活在一起是非常可怕的。
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人容易情緒極端化,一些非常簡單的事情都會讓他無限放大,最終產生無法收場的結果。
讓原本可以化解的矛盾也變得不可調和。
所以,為什麼很多情侶都是因為不重要的事情分手呢?原因就在于這裡。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那些走得長遠的情侶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兩個人雖然都會有情緒。
但是他們會自己處理,會讓問題化解,問題一化解,感情自然就升溫了。
但想做到這一點,前提是情緒成熟。
情緒成熟的人會積極解決問題,反思問題,反省自己。
他們不會遇到問題不思考就爆發,和這樣的人生活才不會感到心累。
處理問題的方式能夠顯露出一個人是否穩重。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男生為了兄弟去打架鬥毆,結果要麼把對方打死打殘,要麼自己受傷。
像這種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是不夠成熟穩重。
一個處理問題不夠成熟穩重的男生,在感情裡自然也不會處理問題。
這種男生要麼面對問題時冷暴力,要麼就不停地大吵大鬧。
這兩種情況哪一種都不會讓問題得到良好解決。
室友薇薇的前男友就是這樣,他本來決定考研。
但是在考研的過程中發現,考研太難太累,所以中途放棄了,就決定去上班。
上班後他發現工作也不好幹,有時候做不好還會被領導批評,這讓他又萌生了重新考研的念頭。
他就這樣幹一事逃避一事,最終研究生沒有考上,工作幹得也不咋樣。
那麼這種習慣以逃避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的人,在面對感情出現矛盾時,會怎麼做呢?
同樣是逃避問題,對薇薇進行冷暴力,他可以十天半個月不找薇薇,就等著薇薇主動找他,讓問題自行消失。
但是問題不去解決,怎麼可能自己消失呢?
所以兩個人的矛盾就越積越多,直到最後,彼此都受不了,選擇了分手。
你看,這就是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夠成熟穩重帶來的結果。
很多女孩子找物件時,只看他這個人怎麼樣,卻從來沒想過看他父母的相處方式。
我相信在男方的家庭裡,如果他爸爸一直是大男子主義非常強烈的人,做什麼事情從來都不顧及他媽媽的感受,甚至有時候還會打擊,家暴他媽媽。
那麼這個男生會有兩種極端,要麼他也是大男子主義非常強的人;
要麼他非常懦弱,因為他習慣了父親的臉色,不敢反抗。
另一種,如果他的母親在家裡事事都包攬,很強勢,對他爸總是大吼大叫。
那麼,他要麼會像他爸爸一樣回避問題,要麼就是我們說的媽寶男,凡事都讓他媽媽替他做決定。
只有父母相處都比較和諧,感情穩定,互相愛護,這樣的家庭才能給孩子產生正面的影響。
所以,如果我們想找一個有責任有擔當,又不是那麼大男子主義的人,就必須要看看他的原生家庭。
瞭解他父母的相處模式,因為你們的相處模式裡很可能藏著他父母的影子。
性格這一點很重要,在選擇伴侶之前,給女孩子一條建議。
那就是你一定要在心裡定位好自己是什麼性格的人,想找的物件是什麼性格。
比如,如果我們的性格比較內向靦腆,想找一個性格比較陽光開朗的物件,那就按照這個標準去找。
如果我們性格比較活潑開朗,想找一個性格相對沉穩一些的男生作為物件,那麼就按照這個性格去找。
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要比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好很多。
像我以前就吃過一次虧,其實,我性格不是很外向,有時候還挺靦腆,像我這種人就需要一個積極主動,幽默開朗的男生作為物件。
但那時候我偏偏找了一個不愛說話,也不開朗的男生,結果大家也能猜到,就是我和他生活在一起很累。
我要時刻想著和他說什麼,要想話題,還得是他感興趣的話題,否則我們倆基本上都是處于沉默的狀態。
一開始,我還能忍受,心想自己找的那也沒辦法,但是隨著相處得多了,我實在忍受不了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狀態。
我和他交流過,說明瞭我們所處的狀態,但是性格這個東西很難改變。
我那時候才明白,我們都沒錯,也沒必要為了對方去改變自己,錯的是我們兩個本來不合適的人走到了一起。
最終我們分手了。
所以,我想說的是,選擇伴侶時,內在比外在更加重要,外在決定了我們是否願意和他相處。
而內在決定了我們願意和他相處多久,在這方面,我們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就像那句話說的,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合于性格。
最終決定兩個人走得長遠的還是性格和人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