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可以是朝朝暮暮,也可以是遙遙相望。
人們常常會說,愛一個人,是能夠得到,能夠佔有,能夠相守。
如果是放在有著相同想法的兩個人身上,那麼自然是美好的,可若是雙向奔赴成為單方追趕,反而會成為困擾與負擔。
愛得深刻的人總是會期望自己的愛能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可結果卻未必會是得償所願。
所以,我想,真正的愛,是能夠克制,能夠理解,能夠成全。
很多時候,愛不只存在于朝夕之間,更是存在于相互成全的隱忍下。
成全,是讓所愛之人能遵從自己的堅守,能追尋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
總有些人執著于要和所愛之人勢均力敵,非要爭個你強我弱才覺得算是愛。
其實並非如此。真正的愛,會讓你願意戰勝自己的私心去妥協,是心甘情願讓自己願賭服輸。
看電視劇《了不起的女孩》,不難得出結論,喜歡才是棋逢對手,愛只會甘拜下風。
劇中姚遠與沈思怡都是朋友們公認的情場高手,從兩個人的相遇到兩個人循序漸進的發展,都像是兩個人精打細算的博弈。
姚遠甚至和朋友賭著什麼時候能「拿下」沈思怡。
但在瞭解與相處後,姚遠漸漸動了真心,愛上了沈思怡。
從那之後,姚遠從一個總是成功拿捏女生的「海王」,變成了一個哀求沈思怡與他繼續相處的深情男人。
由此不難看出,往往只有喜歡,才會總想爭個輸贏,總是堅持要讓自己成為「體面」的一方。
因此,姚遠在過往的感情裡能夠隨意抽身而出,能夠遊刃有餘地面對每個女孩,能夠讓自己立于「不敗」的境地。
而當真正的愛上了一個人,心裡就只會想要和對方長久地走下去,贏和輸都不一定再重要了。
所以,姚遠會放下自己的身段,只為了能夠和沈思怡有一個未來,情願做那個輸的一敗塗地的人。
真正相愛時,彼此都不會為了那些虛無的輸贏而放棄兩個人的情感。相反,兩個人都會願意認輸,願意為了長久而低頭。
愛情裡,兩情相悅是最為理想的,但愛而不得卻也比比皆是。
如果深愛而不同路了,那麼我想,學著大方放手,讓對方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才是最好的選擇。
還記得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中,潤玉那愛得令人恨又令人歎惋的情感。
他深愛著錦覓,而錦覓卻滿心都是旭鳳。
他用盡心機,騙得與錦覓相守的機會,可他卻忘了,得到一個人的心,不是只要得到她的陪伴就能夠附帶擁有的。
即便他再怎麼努力,最終還是失去了錦覓。就算他把錦覓關在「牢籠」裡,錦覓也會用盡方法去追尋旭鳳。
誠然,每一份炙熱的深愛都期盼得到回應,都期望相伴一生的完美結局。但是,若是強求的相守,這份愛就失去原本應有的模樣了。
如果愛而不得,不妨學著放手。放手,是放過那個不同路的對方,也是放過註定得不到心中所想的自己。
在真正的愛情面前,不應做出愚昧的痛苦的佔有,畢竟愛一個人,就要以讓對方感到幸福為優先考慮。
不能擁有時,放手才能讓美好的回憶與幸福的喜悅永遠留存。
相愛最好的狀態,是彼此都能夠成就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我們」。
也許,兩人不能夠相濡以沫,但是卻能夠獲得滿滿的幸福感。
在電影《遇見你之前》之中,威爾與路易莎的愛情就把這一點詮釋地淋漓盡致。
威爾與路易莎是有著截然不同生活環境的兩個人,因為一場意外的暴雨,兩人才得以相識相戀。
但威爾也有自己過不去的坎,他的痛苦註定了兩人無法相守,他依舊堅持在六個月後讓自己安樂死。
起初,路易莎無法接受所愛之人決心要離開自己,她用盡所有的方法去改變威爾的決心,企圖留住威爾。
但是,在慢慢瞭解的過程中,她理解了威爾的選擇。
她明白,對于威爾的驕傲來說,如果活著要代表著他會被現實一次又一次地踐踏。那麼,這是比任何不幸都要痛苦的折磨。
最終,她選擇了忍痛成全威爾的驕傲。
而威爾因為自己經歷過類似的傷痛,所以理解路易莎為了追求夢想的不容易。
于是,他在自己離開之前,為路易莎解決了後顧之憂,讓她能夠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最終,他選擇了盡他所能為路易莎的夢想鋪路。
兩個人的相遇與相愛都是美好的,但是卻不可否認,有時相濡以沫這件事也會給相愛的兩個人帶來痛苦。
所以,威爾和路易莎選擇了互相成全,選擇了用這樣的方式來完成兩個人的「相濡以沫」。
我想,兩個人,相知,相互成全,才是愛情裡最美好的模樣。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我愛你是我的事,從愛你的那一刻,我就和你走過一生了。
確實如此,愛一個人,是會去尊重與妥協,是情願自己承擔一切,也要成全對方去奔向自己所嚮往的幸福,而不是獨裁式的滿足自己的想法。
所以,當我們的心中所愛,不願再與我們同行時,與其抓緊不放,不如瀟灑轉身,換種方式也算是已經共白頭。
愛並不局限于相濡以沫,更是深刻存在于相互的成全裡。
真正的愛,是對對方的成全,對自己的成全,對愛情的成全。
話題:你覺得自己會在愛情裡成全對方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