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維系的紐帶,沒有孩子前,或許父母之間的愛比較明顯,彼此的愛會毫不吝嗇地表達。隨著孩子的到來,父母把愛轉移給了孩子,而忽略了彼此之間的愛。
很多夫妻結婚時挺恩愛,因為孩子的到來,分散了彼此的注意力,漸漸地,彼此之間的話少了,矛盾逐漸增多。
許多夫妻曾以為親子關系最重要,後來才意識到,一個家庭里好的夫妻關系才是家庭和睦溫馨的基礎。
有時候夫妻之間的愛容易被忽視,乃至減退了愛的分量,但對于孩子,他們受父母這份愛的表達影響力很深。
父母表現出的相愛,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失的安全感,在夫妻關系和睦的家里成長的孩子,幸福感更強。
相反,在夫妻關系不和睦的家庭里成長的孩子,往往是缺愛,內心敏感脆弱的。
如果想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父母要做的除了努力賺錢,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基礎之外,更要努力經營好夫妻關系。
一、孩子認為父愛和母愛都不可缺失
在孩子眼里,母愛是無私的,給予溫柔和包容;父親則是種力量,給予規則和堅強,這兩種缺一不可,父母對他的影響力相輔相成。
父母的相愛,互相尊重,才能彼此看重對方身上特有家庭教育魅力,孩子會感受到更強大的保護和信任力量。
心理學家提出一種叫做「安全的依附」理論,指孩子在被保護被贊揚的環境中成長,會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
這樣的孩子會更加獨立和善于表達自身的想法,這樣更有利于他們對外表達和社交,有利于在信任的人面前表現出一個真實的自我形態。
相反,如果在家庭關系中,父母經常吵架,那麼誰來給他這種信任感的依賴和寄托,沒有父母同時的愛,這種愛是一種缺失,是一種愛的卑微,他們又怎麼敢只去信任其中的一方呢?
二、孩子認為,父母相愛足以影響他們對家庭的理解,對未來的向往
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不是孩子考試滿分,也不是他們多麼聽話,而是家庭真正的和睦溫馨,沒有爭吵,沒有對立,沒有冷戰,父母共同守護一個家庭的和諧,這孩子心中最理想的家的定義。
孩子們的眼里如果看到的是父母相愛,父母互相的尊敬,共同擔負著家庭的責任和義務,看到父母為彼此付出和贊揚,這讓孩子內心對幸福的定義種下了深深的烙印。
從小樹立的幸福意識足以溫暖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他們健康的成長,也學著父母那樣去做個對別人尊重和善良的人。
無形中為孩子們奠定了正確的人生觀,這樣家庭教出的孩子,未來在他們對婚姻和人生的設想上也一定會是積極陽光的態度。
所以說,父母互敬互愛,是家庭穩定的必要因素,也是為孩子打造良好家庭教育的關鍵因素。
因此,父母盡量多表達彼此之間的愛,不要吝嗇,勇敢的表達愛與被愛,尤其是在孩子面前,這將成為他們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