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言巧語」似乎是一個貶義詞,但為人處世,很多地方又離不開花言巧語,不會說的話,就很難征服他人心。事實上,花言巧語只要不是出于騙人害人的目的,那未嘗也不是一種說話技巧。從厚黑學的角度講,為人處世,要有以下這四種說話的「心計」,懂點花言巧語才混得開,否則,就很難混得開。
「心計」一:掌握好贊美的分寸
贊美或許是最常用的「花言巧語」,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因為人性的一個需求就是被人贊美。不過,贊美要掌握好分寸,要符合實際情況,不能太假,太言過其實,太空洞無物,總之,就是要讓你的贊美能經受得住考驗,顯得真實、具體、貼切,不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另外,在事情沒有定論之前,不要輕易說出贊美的話,可以用祝福的話來代替,以免事情不成,鬧出笑話,讓彼此都尷尬。
「心計」二:多說些別人的好話
有一頭受了重傷的熊,來到守林老人的小木屋,向其尋求幫助,守林老人看它很可憐,便答應收留它。不僅如此,守林老人還為這頭熊清洗和包扎傷口,并為它準備美食,讓這頭熊感動不已。
晚上睡覺時,因為只有一張床,天氣又冷,守林老人于是好意邀請這頭熊同睡一張床。結果,因為熊身上的氣味實在太難聞了,守林老人實在忍不住,便抱怨道:「上帝呀,這味道太難聞了,簡直能熏死人!」說著,還嫌棄地躲了躲。
對此,這頭熊沒有任何回擊,勉強挨到天亮后,誠懇向守林人致謝,然后就回到山林中去了。幾個月之后,守林老人又與這頭熊相遇了,并詢問它的傷口是否愈合,熊回答:「我肉體上的傷口早都愈合了,但你我對我心靈的傷害卻永遠都無法痊愈!」
這個寓言故事,表明了說話的巨大殺傷力。所以,為人處世,我們要杜絕言語傷人,而是要盡量多地說些別人的好話,因為好話永遠不嫌多,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多說好話,即使聽起來像是花言巧語,也沒有人不愛聽。
「心計」三:奉承話該說就得說
厚黑學認為,人多少都是喜歡別人奉承自己的,即使明明知道對方講的是拍馬屁的奉承話,心中也難免會飄飄然,或者沾沾自喜,這是人性的一個弱點。換句話說,在被別人奉承時,只要不是太過離譜,那就會很受用,絕不會覺得厭惡。
事實上,現實社會中,會說奉承話的人似乎都混得比較開,人們聽了奉承話之后,即便嘴上再謙虛,心里也是美滋滋地,覺得你會講話。如果你覺得說奉承話就是拍馬屁,有損你的面子或尊嚴,那在很多時候,你就容易吃虧了。所以,奉承話該說還是得說。
「心計」四:恭維話要說到點上
恭維話和奉承話,都容易被認為是拍馬屁,當也的確是很實用的一種「花言巧語」。有個笑話說:某君善于恭維人,是個拍馬屁的專家,名聲很大,連閻王爺都知道他。某君死后,閻王見到他,大怒罵道:「你這個馬屁精,我最討厭的就是你這種人呢。」馬屁精連忙叩頭恭維道:「大王說得對,因為世人都喜歡被拍馬呀,不像大王您,鐵面無私,公正廉潔,所以才最討厭拍馬屁的行為了。」閻王聽了,不由得連連點頭,一下子就轉怒為喜了。
可見,恭維話也是每個人都愿意聽的。不過,恭維話要想起作用,就得說到點子上去,不能太流于諂媚,也不可過分夸張。有人總結恭維話應該這樣說:對于青年人,恭維他年輕有為、勇于開拓;對于中年人,恭維他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對于知識分子,恭維他學識淵博、很有見地;對于生意人,恭維他頭腦靈活、生財有道……這些都是很實用的恭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