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樂年華》裡有這樣幾句歌詞 :「生活是一條路,怎能沒有坑坑窪窪;生活是一杯酒,飽含著人生酸甜苦辣。」
一個人走的路多了,經歷的事情就多了,就成熟了。就像稻穀一樣,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稻穀到了秋天會低頭,人生到了秋天,也會低頭。
真正成熟的人,曾經走過以下四條彎路。一次次拐彎,峰迴路轉,也就要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
剛開始戀愛的時候,我們總以為「擇一城終老,攜一人白首」,就是真愛。
當然,我們還喜歡《上邪》裡面的句子: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很多情侶,用《上邪》裡的句子,作為自己的誓言。一次遇見,一生遇見;一次牽手,一輩子不放手。
在戀愛期間,兩個人無話不說,並且肩並肩走了很遠的路,也不累。遇到了困難,也會互相鼓勵,堅持一起熬過去。
可是,愛情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很多愛情,還沒有走進婚姻,就死掉了。因為距離太遠、兩個人都很窮、有人愛上了對的人、有人認清的形勢......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導致愛情失敗,都會留下無盡的淚水。
初戀是美好的,但是初戀多數不會成功。
有的婚姻,走到半路,也死掉了。離婚的時候,彼此的內心都很難受,甚至已經反目成仇。
被愛情傷害過的人,才能真正領悟愛情,才會遇到對的人。
兜兜轉轉很多年,忽然回頭,「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唐代詩人杜荀鶴在《贈質上人》裡寫道:「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遇到別人,不說人間的瑣事,你就是一個置身事外的人。
你為什麼麻煩不斷,不是你犯了天大的錯誤,而是你管不著自己的嘴,犯了口忌。
隨便找人訴苦,留下了笑柄。每個人都很苦,如果你把痛苦當成一回事,那麼你就一直痛苦。更重要的是,你說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別人還在心裡嘲笑你,覺得你很幼稚。
當你訴苦的時候,別人是一種愛理不理的態度,你就會感覺到了冷落,心裡更難受了;別人很熱情,你就會滔滔不絕訴苦,隨便說掏心窩的話,留下笑柄。
沒有人真正和你感同身受,當你知道這一點之後,就會變成苦而不言的人,這是成熟的徵兆之一。
隨便承諾別人,結果導致自己不誠信。你拍胸口說話,結果你說了之後,就反悔了,因為你根本就做不到。你費盡周折兌現承諾,但是並不一定會得到別人的感激;你無法做到的話,別人就會責怪你,左右都是為難自己。
總是把話說絕,常常得罪人。「逢人只說三分話」,你要是說得太滿了,結果就是「無路可退」了。人與人聊天,要有迴旋的餘地,否則就會把天聊死,或者變成咄咄逼人的聊天方式。
嘴上不饒人,最是愚昧。成熟的人,任何時候,都會控制自己說話的分寸。
隨便提出意見,令人很反感。別人有別人的生活方式,你要是隨意去干擾,顯得很沒有禮貌,也會導致朋友疏離、同事互相不買帳。
你的意見很寶貴,但是不一定適合別人,並且你不會真正理解別人。你的話,要令人舒服,即便是提出意見,也要選擇最佳時機,否則不如不說。
管好自己的嘴,人情上少走彎路,自己的情商也會提高。
作家張愛玲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一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年輕的時候,喜歡誇海口,不知道天有多大。等你長大了,才發現自己是井底之蛙,生活在社會最底層。
喜歡衝動,講哥們義氣。意氣用事,導致自己跟著別人吃虧,甚至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情。
喜歡和父母吵架,以為這樣是「叛逆」。等自己真的成熟了,發現自己好幼稚,居然做了不忠不孝的蠢事。
得理不饒人,以為自己是勝利者。可是,後來,發現,得理也饒人,才是聰明的做法,退一步各自安好,以後見面還能談笑風生。
不知天高地厚,隨便去創業,結果負債累累了,才知道有多難。人窮一次,就真的懂得了生活。
從無知到成熟,要經過一次「脫胎換骨」的過程。當你不再「囂張」,懂得夾著尾巴做人的時候,你就真的長大了。成年,往往是一瞬間的事情。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勸你的話,你要聽,可是你偏偏不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
別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更多;吃過的鹽巴,比你吃過的飯更多。他們的經驗,可以變成你的智慧,讓你少走彎路,可是你要等自己成熟之後,才能接受。
每個人都習慣把自己當成中心,把別人當成旁觀者。這樣的思維模式,讓自己沒有少吃虧。
別人的意見,不能照單全收,但是要認真琢磨,充分吸收。
成熟的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幼稚的人,一直是如履薄冰,不知者無畏。
孤雅冰柔說:「這個世界什麼都有,遇得越多,成熟得越快。」
走得彎路多了,一個人就真正變得睿智了,趨利避害的本能就激發出來了。
人生幾十年,別讓彎路佔用太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