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中遇見另一個人,與他相知、相愛再白頭偕老,是一件很難的事,甚至可稱得上是奇跡。
多少戀人,走不過家庭、職業、距離的坎兒,不到七年之癢,便形同陌路。
要在世界上,找到一個與自己完全契合、天生一對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更多時候,需要的是兩個人的相互磨合和彼此包容,在得到愛情的同時,必然需要我們犧牲一些自我。
兩個人能不能走到最後,靠的不是賣慘、拉扯和挽留,良性的婚姻關係,必然需要二人共同的經營與互相的成全。
包容與尊重,是兩 性 關 係中最重要的兩個關鍵字,如果做不到以下三點,再合適的人,也終會分道揚鑣。
很多人以為,相似的三觀就是相同的興趣愛好和言行模式,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興趣愛好和思維模式,只能大機率決定你們是否能夠玩到一起,也就是決定你們是否能夠成為好朋友。
但夫妻、戀人則不一樣,他們是要朝夕相處的人,因此擁有相似的人生理想、金錢觀、婚姻觀和默契度,才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見過一對金婚的老人,兩人的脾氣性格可謂完全不同。
老爺子是個慢性子,平時喜歡安靜,總是一個人坐在房間裡慢條斯理地做剪報。老奶奶是個急性子,愛熱鬧,退休後就報了老年大學,成天和一堆老太太們唱歌跳舞吹笛子。
老爺子是個老煙槍,抽了幾十年,奶奶怎麼勸他都不聽。可到了節假日,家裡來了客人,奶奶見爺爺高興,還是會興沖沖地跑去給他買最好的煙回來抽。
奶奶朋友多,總請很多老年大學的朋友來家裡坐,老爺子嫌吵,便一個人呆在屋子裡閉門謝客。
可奶奶一拿起笛子吹奏起來,老爺子還是高興地從屋裡出來,給奶奶捧場,誇她演奏得真好。
興趣愛好的相似是表面上的相似,只有價值觀的相似才是真正的相似。
願意為了對方退讓、妥協,甚至有時候放棄自己無關緊要的原則,這種求同存異的價值觀,是最為珍貴的。
很多年輕的戀人,稍有不和便撕破臉皮,動輒互相打罵,把分手分居掛在嘴邊。
其實,感情裡哪有什麼一帆風順?我們哪怕面對自己,也有許多彷徨和矛盾,更何況是另外一個個體。
說白了,婚姻就是一種帶有真情的協議關係,既然選擇相伴一生,就要做好一地雞毛的準備。
能夠攜手共度的兩個人,一定懷揣著共同的理想,並且願意為了實現這個理想,隨時做好努力拼搏和自我犧牲的準備。
每個人都有缺陷,在仇人眼中,缺點時常會蓋過優點,而在情人眼中,卻往往瑕不掩瑜。真正愛上一個人,是愛上他的全部,包括他在別人眼裡所謂的劣勢。
身為國際華裔小姐的李亞男,在一次採訪裡提到,在自己小的時候,喜歡的是黎明、王力宏那樣又高又帥、完美如王子般的男人,可她最後卻嫁給了與她看起來並不相配的王祖藍。
家裡人並不希望她找娛樂圈的人組成家庭,但在娛樂圈閱人無數的李亞男,卻對普普通通的王祖藍情有獨鍾。
王祖藍嚴守女朋友對他提出的要求,三年之內都沒有提任何關于結婚的話題,頂著輿論和家庭的雙重壓力,沒有退縮更沒有放棄,他用實際行動感化了李亞男和她的家人。
李亞男說王祖藍是一個可以逗她笑的男人,這一點聽起來很容易,實踐起來卻並不簡單。
當你遇到了對的那個人,所有的條件都不再是條件,所有的缺陷也將成為可愛的特點。
網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跟一個人品好,但無趣的男人談戀愛是一種什麼感覺?
最高贊的回答令人動容,答主原先特別嫌棄男朋友的木訥和無趣,甚至因此想要和他分手。
但在發現了他的真誠與直率後,竟無法自拔地愛上他,從此看他做什麼都覺得有趣又可愛。
這世上哪有一無是處的人啊,只是沒遇上能夠欣賞自己的人罷了。
紀伯倫曾對婚姻發表過一段見解:「耳鬢廝磨中為彼此留出一些空隙,讓天堂之風在你們中間起舞。彼此相愛,但是不要讓愛成為桎梏。」
其實,理解比愛更為珍貴。相愛是荷爾蒙的衝動,而長久的相知、相處,考驗的則是兩人在一起的默契程度,為對方留出的空間,是一種放手,更是一種尊重。
高萍和劉凱魏相戀三年,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兩人決定開誠佈公地談一次,聊聊自己最不能忍受的對方的缺點。
高萍無辣不歡,她說自己怎麼也想不到,有朝一日會想要嫁給一個完全不能吃辣的男人:「在最特別的日子,我都不能和男朋友出去吃一頓日思夜想的家鄉菜。」
凱魏一聽笑道:「那你知道嗎?我自從認識你以後,就常常讓朋友帶我出去吃辣,有時候半夜會拉肚子,但我現在越來越適應了。」
原來好的愛情,是會為了對方改變自己多年的習慣,看到對方與自己相矛盾的地方,凱魏第一時間所做的不是唉聲歎氣,而是付出努力去貼近高萍的飲食習慣。
就是這個舉動,讓高萍下定決心嫁給凱魏。
今天他可以為了自己試著去吃辣,明天他也會尊重自己的一切選擇,這樣的男人,哪怕長得不高大,也能給女人最強烈的安全感。
愛一個人,就會接受他的全部,想要瞭解他的一切,努力去貼近他的生活,這便是愛情最美好的地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