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癡迷于舒適區,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
2021/09/07

一旦你打破舒適區,你就會發現舒適圈外沒那麼可怕,反而能發現更美好的世界。

網上曾有一個話題:「毀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說:「讓他好好上班,然後給他足夠的安逸,再剝奪他的安逸。」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 花盆效應」,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適的「花盆」中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安于現狀,每天只是機械性地重複做同樣的事情,然後成長和見識,將永遠停滯不前。

而人生最可怕的,是在最好的年紀因貪圖舒適,成了行屍走肉般的樣子。

在舒適區上癮的人,就算沒有敗給對手,沒有敗給時代,最終也會敗給自己,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你的舒適區,正在慢慢吞噬你

前些年,某收費站被取締裁員,還有很多人眼中的「鐵飯碗」單位,也在不斷裁員。

為此,這些人圍住了領導要說法,要求解決工作。

其中一位大姐哭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看著不禁覺得可笑,也替她感覺到悲哀,就因為失業,才36的她就已經失去了面對人生的勇氣。

羅振宇有句話很形象:「你喜歡歲月靜好,其實現實是大江奔流。」

你要知道所有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能量是守恆,你付出多少,就收穫多少;你享受了多少安逸,日後定會付出多少代價。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在監獄裡待了大半輩子的圖書管理員老布,被假釋前,他為了能繼續待在監獄,挾持獄友最終失敗;

被假釋後,外面的生活節奏令他惶恐不安,于是絕望上吊自盡。

當獄友們怒駡老布腦子進水時,瑞德卻道出了真相:

「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對老布來說,監獄就是他的舒服圈。

他在裡面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感和存在的意義,而一旦走出這個圈子,才發現自己一無所長,茫然無措。

本質上,那就是一個困住他的牢籠,是導致他自盡的元兇。

就像動物園被圈養的獅子,一直都過著被投喂的「安逸」的生活,突然有一天讓它重回大自然,它會被餓死,因為它不會捕食。

有句話說:「環境中的舒適區,心理上的舒適區,還有習慣的舒適區,正如一個又一個的豬圈,一旦落進去,看似蠻舒服的,有吃有喝有爛泥打滾——但你這所有的舒適,都需要付帳的。」

你的安逸,正在慢慢地毀掉你,讓你失去感受危險、抵抗未知的的能力,然後在某個將來殺你個措手不及。

人生變化莫測,就算暫時處在穩定中,也要保持獨立生存的能力。

真正的「穩定」應該是不管身處何方,都懂得未雨綢繆,抓住提升自己的機會,不給自己設限制,隨時能改變能主動走出舒適區,迎接新的挑戰。

癡迷于舒適區,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

看過一個問題:「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麼樣子?」

點贊數第一的回答是:

「我見過的最不求上進的人,他們為現狀焦慮,又沒有毅力踐行決心去改變自己。

三分鐘熱度,時常憎惡自己的不爭氣,他們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沒在人群中,卻過著最最煎熬的日子。」

身邊有位發小,當年從村裡考進了名牌大學,大學期間,她除了出色完成學業,還參加各種社團,拿到了不少證書。

畢業之後,順利進入知名企業。

公司待遇很好,有自助餐式職工食堂,節假日各種福利,上班時間自由,只要手上的活忙完了就可以自由安排,然後到點下班。

如此安逸的過了幾年,去年疫情的原因,公司為了縮減成本,幾個部門需要合併,等于一個人要負責新舊業務,這下發小傻眼了。

換做是以前這對她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但幾年舒適的生活,讓她的學習和思考能力已經退化,面對新的挑戰,讓她不知所措。

在頻頻出錯,被領導質疑和批評之後,她屢次沮喪的自我懷疑,甚至患上了焦慮症,後來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才慢慢適應。

通過這次的慘痛經歷,讓她明白了: 癡迷于舒適區,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

曾看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人一旦墮落,哪怕是短暫的墮落幾年,上帝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收走你的天賦和力量。」

沉溺于舒適區,就好比溫水煮青蛙,它會喪失我們的鬥志和防禦性,等你意識到危險時,才發現自己進了牢籠,更可怕的是,你已經沒有能力逃脫了。

拼搏的過程的確艱難,于是很多人選擇躺平,但安逸和自由都是不堪一擊的,一點新改變就足以擊潰你,只有通過自己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是最牢固的。

那些貪戀安逸的人,以為是上天的恩賜,但他不知道現在閑下的樂、偷過的懶,不過是把時光當成消耗品,提前消費。

而真正聰明的人,不貪戀安逸,保有隨時離開的能力,把時間當成了投資品,因為他們懂得,現在每一分鐘的努力,其實都是給以後的人生鋪路。

上天是公平的,你走的每一步路,付出的每滴汗水,命運都在暗中為你做好了標記。

只有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人才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有人問:人該不該走出舒適圈?

有個高贊的回答:「人生享受舒服是一個樂趣,但是在舒適區待久了,逃離舒適區是你上進變優秀的唯一道路,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去煆煉自己。」

人在舒適圈待太久,對外界的感知應變能力會變差,會喪失鬥志。

而人生變化莫測,只有走出舒適圈,一次次地嘗試,你的工作和事業才有所長進,才能發現更強大更好的自己。

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
圖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