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生中,和一些人一開始也許關係很好,可是突然之間兩人就很默契地互相不打擾了?
這是為什麼呢?為何原本兩個關係很好的人,突然之間就不聯繫了呢?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一個互相之間不打擾的人,這個人和你的關係曾經很好,但是突然之間就不打擾了。
網上看到一名網友的訴說,她說,自己以前有一個很好的閨蜜,兩人之間的關係好到了無話不說的地步,兩人之間不管做什麼都能夠做到一起,于是每天總是膩在一起。
可是後來卻突然之間不打擾了,她說有次,自己和閨蜜說話,感覺閨蜜不是很樂意回答,而那天之後,自己再也沒有找過閨蜜,而閨蜜也從沒有找過自己。
但是到現在為止,兩人已經3年多不聯繫。
雖然各種的好友都在,雖然互相之間沒有刪除任何的聯繫方式,但是卻不聯繫了,看到對方的朋友圈也不會互相去點贊,互相去評論,而是和沒有看到一般。
有人說這是一種默契,只有兩個關係好的人才會有這樣的默契,但是這種默契,其實是一種心痛,是一種難受。
若是可以,誰都不想擁有這樣的一個朋友,誰都不想和一個朋友擁有這樣的默契,但是很多時候自己是控制不住的,看到對方不理睬,那麼自己能做的就只有默契了。
于是在對方不理睬的時候,自己也開始不去打擾了,而這種默契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懂得。
因為懂得這個人,瞭解這個人,知道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于是我們才會去做這樣默契的事情,我們知道,對方若是想要和我們聯繫,是不會對我們冷淡的,對方若是想要和我們聯繫,是不會對我們不理不睬的。
于是一旦我們發現了對方的冷淡之後,我們就懂了,從而默契的不去聯繫了。
就像是那名網友一樣,一開始總是和對方聯繫,兩人之間的關係很好,可是後來突然發現對方的聯繫少了,于是她主動嘗試去聯繫了,而此時對方的態度很冷淡。
于是她什麼都明白了,之後就開始默契的不聯繫了,即便是之後會關注,會留意,但是卻不會有任何的互動。
而這種默契的背後是懂得,懂得對方不聯繫的背後,是不想聯繫,懂得對方不想要打擾了,于是他們會果斷的不去打擾,即便是自己想不通原因,即便是自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即便是自己不知道為何兩人成了這樣,他們也不會去問了。
而是默契的不去打擾,默契的不去聯繫。
有時候,雖然說互不打擾很心痛,但其實反應的是一個人的成熟。
因為只有成熟的人,即便是不知道原因,卻看到對方不願意聯繫了,他們就會默契地不去聯繫,就會默契地不去打擾。
他們不會去追問原因,不會去問為什麼會這樣,更不會去問自己究竟如何惹了對方,于是他們看到對方的反應之後,即便是不知道願意,也會默契的不去打擾。
這種默契的背後是他們的成熟,他們知道問沒有任何意義,問了也不會改變什麼,重要的是即便是知道了原因又能如何呢?關係也恢復不到最初了,所以問了有什麼意義呢?
就像是這名網友一樣,她說他不知道原因,自己很迷茫,不知道為何對方會這樣,而自己分析了所有,回憶了所有,唯一想要的是一名朋友的挑撥,這名朋友和閨蜜的關係也不錯,但是後來他們出現了矛盾,于是她在中間調和了,調和之後,她們好了,和自己不聯繫了。
也許對方說了自己的壞話給閨蜜,也許兩人之間出現了什麼,最後覺得自己不夠好,不管是說了什麼,從閨蜜的表現來看,閨蜜是信任對方的,和自己這麼多年的關係了,閨蜜不信任自己。
那麼不聯繫了,還需要去問什麼呢?有什麼好問的呢?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她選擇了默契地不去打擾。
很多關係都是這樣的,成年後,你會發現有很多關係,突然之間就斷聯了,突然之間就沒有聯繫了。
有時候,我們說互不打擾是成熟,是默契,但其實,互不打擾的背後,是心碎。
因為看到了對方對自己的誤解,看到了對方對自己的不信任,看到了對方的表現,自己很失望,便不想去知道原因了,自然就會默契地不去打擾了。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就是如此,是信任與被信任的關係,一旦這種信任出現了問題,那麼就會默契地不去打擾。
不知道你會不會也有這樣的一個朋友,若是有,就放下吧!若是沒有,以後也好好珍惜,儘量不要讓一段關係成為這種默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