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為了別人表演,表演得再出彩,也都只是無用功。正如楊絳先生所說的,「人生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面對生活的不合理,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妳要勇敢地說不,敢于活出真實的自我,不要活在別人的眼里和嘴里。
在振華女中讀高中時,楊絳年芳十六,正是豆蔻年華。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北伐戰爭正在激烈地進行著。在校學生們都不斷涌上熱鬧的大街,舉行游行示威,集會演講。在那些激情燃燒的日子里,那些年輕的、充滿力量的聲音,激發著青春的活力。
一次,學生們被學生會領導動員著上街做宣傳,當時,需要一個「勇士」站在街頭呼吁人們參加進來,恰巧,楊絳被選中了。只是,身材嬌小的她,想到自己即將要在街頭的板凳上被人圍觀的場景,就覺得尷尬無比,似乎自己成了當街被戲耍的猴子一樣。
面對吵鬧的人群如何能發出自己聲音?假如真的碰到一些不懷好意的地痞流氓該怎麼辦?考慮到這些問題,楊絳就打起來退堂鼓,但是以什麼樣的理由來拒絕這份熱情的邀請呢?她回家與父親商量,想以父母不同意的名義拒絕。沒想到,楊絳的父親聽說后,態度很嚴肅地對她說:「妳不愿意,就別去,為什麼要用爸爸做擋箭牌。」
父親楊蔭杭性格偏執,凡事追求完美,容不得任何瑕疵,他有自己的原則,也決不允許子女弄虛作假。看到父親嚴肅的面龐,楊絳很疑惑,平常溫和的父親怎麼會突然變得如此嚴肅呢?所以楊絳拿出撒嬌的殺手锏,搖著父親的手臂說道:「不行嘛,那些人太熱情了,根本讓人難以拒絕。」
父親沉思了一會,然后認真地對楊絳說:「該服從自然的要服從,不該服從的堅決不服從,妳有自己的道理,就可以選擇不去。」接著,他告訴楊絳:「世界是自己的,不要因別人的看法而改變。美國總統林肯曾經說過一句話‘Dare to say no(敢于說不)’,妳敢嗎?」
「我敢!」雖然心里沒有太多信心,楊絳依舊果斷地回答道。
人們常說嚴父慈母,父親楊蔭杭此時在教楊絳遇事要勇敢面對,敢于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因為,在這紛擾的世界中,勇氣可謂是一項十分寶貴的財富,無論遇到怎麼的事情,只要勇敢面對,就能很好地解決。倘若只是一味地用謊言來逃避,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糕。
第二天早上,楊絳回了學校,和同學說自己不會去參加街頭宣傳,當同學們問她為什麼時,她很坦然無畏地說:「我不贊成此做法,所以,我不去。」
在當時熱情高漲的革命氛圍下,在同學們期盼眼神里,要說出這樣直接拒絕的話可并不容易,但在父親的鼓勵下,楊絳還是勇敢地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雖然此后一段時間,她遭到了同學們的冷嘲熱諷,可她依然無怨無悔。
其實,楊絳只是聽從了自己的內心,做最真實的自己,并沒有選擇合群。世界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為何要活在別人的指指點點之下。有時,生活需要人指點,但不需要別人的指指點點。
大部分時候,別人的說法不管好壞,都只是廉價的,對我們自身沒有任何用處,我們不需要為了迎合別人而賣力地表演。生活是自己的,我們只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證明給自己看。
做最真實的自己,才會更有價值。適時地拒絕,敢于說不,這才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記住,「人生是自己的,與別人毫無關系」,永遠都不要活在別人的眼里和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