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真正的自律,從不靠硬撐,用對方法,便能讓自律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2021/09/28

網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

「在你印象中,哪個錯誤認識的記憶最深刻?」

最高贊的回答是:

「以為自由就是想做啥做啥,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

人生一世,自律和不自律,都會吃苦。

不同的是,自律的苦,會讓人生越來越甜。

就如《少有人走的路》裡所說:

「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缺少了這一環,你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困難。」

而真正的自律,從不靠硬撐。

用對方法,便能讓自律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低強度的自律,是打開自律的敲門磚

說到自律,很多人會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強度是自律的核心。

決定早起,便設定淩晨四點的鬧鐘;決定減肥,便選擇節食加高難度運動;決定學習,便規定每天讀兩本書……

興沖沖立flag,卻因為強度太大,還沒有開始,內心已有畏難情緒,自動設置起障礙。

如此,第一步都很難跨出,更不要提長期自律了。

其實,當我們想要開啟一個習慣時,低強度,才是打開自律的敲門磚。

19世紀英國著名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也說:

「習慣這個東西,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

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堅持去做,就能勝過那些艱難的大事。」

自律伊始,行動為先。

設定一個小一點的目標,將自律最小化,更容易從零跨越到一,最終帶你進入一個新高度。

著名的汽車大王福特的成功,也是從小目標開始的。

12歲的他在幫父親幹活的時候,就萌生了製造出一種機器,代替牲口和人力的想法。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發明家」的夢想,但這樣的目標太大太遠,很難去付諸行動。

福特卻把它分散為小目標,一步步去實現。

他先是從一名機械學徒做起,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和瞭解機械的基礎。

隨著對機械瞭解的加深,他才開始進行系統的機械訓練,成為出色的機械師,再因獨特的創意,成為工程師。

在機械這一行,他堅持了十餘年。

最終在29歲時,成功製造出第一部汽車引擎,實現了兒時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習慣無大小,自律無高低。

只要確定是對的事,勇于開始,天天做,總是會出現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是以,準備開啟自律時,給自己定一個低強度目標,更容易讓自律無壓力地走進我們的生活。

有彈性的自律,是為了更好的繼續

曾有心理學家總結出這樣一個規律:

「自律的前期是興奮的,中期是痛苦的,後期是享受的。」

然而,大部分人在中期便選擇了放棄,讓自律停留在了痛苦之上。

曾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為自己設定了30天高強度自律計畫,從早上六點起床,到晚上11點睡覺,時間全部排滿。

這樣的自律看上去很充實,似乎能在短期見效。

然而還沒有堅持30天,他已經累垮了。

自律的本質,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律區間,咬牙堅持過度高強度的自律只會讓事情適得其反。

不如為自己設定一個彈性的自律計畫,讓自律輕鬆地持續下去。

心理學中,有一個效應叫「破窗效應」:當一件不好的事或行為出現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放任它繼續壞下去。

我們容易在自律的路上放棄,便是「破窗效應」在作怪。

本打算堅持閱讀一百天,但在四十五天的時候,因為狀態不佳,沒有進行閱讀,續而認為自己是一個不自律的人,自此放棄原計劃;

本計畫七點後不再進食,控制體重,卻在一次聚餐後,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任自己。

于是成為了我們常說的「間歇性自律,持續性放縱」。

彈性的自律,則會讓我們在心中,為可能出現的「例外」設下防線,不讓它動搖我們的計畫,讓「破窗效應」無處遁形。

今天狀態不佳,那就只閱讀一頁;今天吃了高熱量食物,就當是對自己近期的獎勵,明天繼續保持計畫。

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一個完美的自律人,也不要要求自己時時刻刻都保持自律。

適度的彈性,可以説明我們釋放出壓力,讓自律不再痛苦,更容易堅持下去。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成為習慣

摩西奶奶曾說:

「真正地愛自己,不是去犧牲掉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拼什麼輝煌的未來。

而是在當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情。

讓自己的內心充盈著喜悅,讓現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度過。」

深以為然,自律到極致,帶來的從不是痛苦的堅持,而是與生活的融合,可謂與自律共生。

作家嚴歌苓便做到了讓自律與生活相輔相成。

三十多年來,她每天都會坐在書桌前寫作六七個小時;每隔一天,便去游泳1000米;每隔一兩年,她的名字就會出現在暢銷書架,或被改編的影視作品上。

這樣的高產來源于超強的自律,在他人眼裡,這是一種苦,但是對于嚴歌苓來說,她很享受這樣的生活狀態,這讓生命有濃度、有力量。

她的自律中,還帶著取悅自己的「甜」。

寫作時,往往會準備高檔的稿紙,可以讓她寫字的勁頭更足;乾爽的棉襪,可以讓她寫作時感到舒適;辣麵條和陳年的紅酒,則是寫作的儀式感。

最後,還會在大浴缸裡泡個舒服的澡,慰籍自己一天的勞作。

這便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反之,當自律需要「堅持」時,總是容易半途而廢。

因為堅持需要意志力,而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

但把自律變成習慣,則不再需要意志力的支撐,它如生活的一部分,必不可少。

就像村上春樹所說:

「當自律變成一種本能的習慣,你就會享受到它的快樂。」

這一階段的自律,才是真正屬于你的自律。

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
圖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