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有一位飛行員叫邁克·弗林特,在成為巴菲特的私人飛行員前,曾是「明星飛行員」,曾多次為美國總統開過飛機。就是這樣一位能力卓絕的行業精英,也曾為人生規劃以及事業發展感到發愁。
在一次長途飛行中,巴菲特突發奇想,想要了解飛機的駕駛原理,于是在邁克·弗林特的允許后,被人攙扶著走進了駕駛艙,在聊天中,邁克·弗林特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另巴菲特如小迷弟一樣對其非常佩服,但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細心的巴菲特也覺察到了邁克·弗林特臉上略帶的一律憂愁。
巴菲特問其原因,邁克·弗林特如實說自己陷入了人生迷茫期,不知道未來還能干什麼。
巴菲特思索一番,讓邁克·弗林特在飛機落地后,抽空列出他人生中的15個小目標,下次見面時交給自己。
第二次見面時,邁克·弗林特將一張紙遞給巴菲特。巴菲特沒有接,而是讓他審視該清單,并從中立即選出他認為最重要的3個目標。邁克·弗林特照做了。
于是,邁克·弗林特便有了兩個目標清單:一個是他認為自己職業生涯最重要的3個目標;另一個則是其他12個邁克·弗林特也覺得比較重要的目標。
巴菲特問邁克·弗林特:「現在妳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麼?」
邁克·弗林特回答說:「知道了。我現在會馬上開始著手實現這3個目標。至于另外12個,并沒有那麼緊急,所以可以放在閑暇的時間去做,然后慢慢把它們實現。」
巴菲特搖頭說:「不,邁克。那些妳并沒有圈出來的目標,不是妳應該在閑暇時間慢慢完成的事。而是妳應該盡全力避免去做的事,妳應該像躲避積雨云一樣躲避它們,千萬不要花任何的時間和注意力在它們上面。」
邁克·弗林特微微一愣,隨即便明白了老闆的用意。
在對邁克·弗林特的啟迪中,巴菲特采用的便是自己日常使用較多的雙目標清單系統(Two-List System),在一段時間內,完成一些對自己較為重要的事情,對其他次要的工作熟視無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妳無法奢望自己能夠做好每一件事,而是應該盡力去做好當下的事情。一段時間如果有太多目標,那麼很可能哪個都無法完成。
巴菲特的人生哲學,放在東方,也有相似的思想。那便是孟子所說的「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優秀的人應該懂得審時度勢,決定取舍,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暫時不做某些不該做的事情。妳我皆是凡人,凡人皆有力竭之時,只有放棄一些事情不做,才有可能將所有時間集中在一起,在某件事上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