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養兒子好?還是養女兒好?人到晚年,在醫院或會找到答案
2023/01/30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父母覺得: 養兒才能防老,重男輕女的思想總是轉變不過來。 很想問一句:你家有皇位要繼承嗎?為啥非得要兒子呢?真的很不理解有些父母的想法,尤其是他們的那句: 我老了又不指望女兒,有兒子養老呢。

故事案例:

鄰居奶奶有三個孩子,2個姑娘和一個兒子。聽長輩們說:鄰居奶奶特別「偏心」,從小就對兩個女兒不是很好,直到現在還拼命地「壓榨」她們。在老人心中,只有兒子最好,恨不得傾其所有。

果不其然,在老人的偏心之下,兒子真的「養歪」了。臨近40歲,卻沒有正經的工作,更別提贍養老人,只有要錢的時候,才想起來老母親。這次,鄰居奶奶生病,是她不看好的女兒忙前忙后,兒子連面都沒露。

出院后,鄰居奶奶哭著說:生了一次大病,才知道養兒防老都是騙人的,還是閨女最貼心。這一刻,真的特別后悔,過去的幾十年里,為啥不對女兒好一點。可惜,世間沒有后悔藥,好在老人終于意識到錯誤。

兒子好,還是女兒好,醫院會有答案

特意去醫院走了一圈,發現這個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越是重男輕女的家庭,生病后陪在老人身邊的都是姑娘;反倒是那些一碗水端平的老人,姑娘和兒子相互商量,都希望能夠多陪伴老人。

所以說,問題的關鍵還在于父母本身,而不是孩子的性別。若是從小沒有教育好,以至于孩子不懂感恩,那不管是兒子還是姑娘,將來都不會盡心的贍養父母。因為從小到大,孩子已經習慣了索取,哪里會付出啊?

若是單從照顧老人方面來說,女兒要比兒子更細心、更孝順一些,不然也不會有「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這一說。在生活細節方面,女兒確實照顧的更加照顧,經常會看到陪床的女兒給父母洗臉洗腳,還有擦洗身子。

這方面,兒子確實做的沒有女兒好,他們光顧著讓老人吃飯,忘記了生活細節。當然,兒子也有做的特別好的地方,比如說他們有力氣,可以幫助老人翻身、跑腿。

這樣看來,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其實都能扛起養老的責任。就像那句老話: 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照顧老人就是盡心盡力。

因此,希望所有的父母,改變之前的想法,不要總是糾結于誰來養老的問題。與其把希望寄托在兒子或女兒身上,不如提前做好養老規劃。因為孩子長大后,都會有他們的小家庭,會有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而且老話也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剛生病時,兒女們都會擔心,跑前跑后的照顧老人。可若是時間長了呢?相信再貼心的兒女,他們都會覺得疲憊,照顧上也會有所懈怠,畢竟他們還有自己的生活。

養兒養女不重要,明白兩件事才是重點

1、嘴甜≠孝順,父母要清楚

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讓父母知道:嘴巴甜的孩子,他們不一定孝順,很可能只是會「哄騙」而已。說得再好又能怎樣?真正需要照顧的時候,光靠嘴說是不行的,需要付諸行動才行。

不否認,會說話的孩子,確實最得人心,如同「畫大餅」一樣,把父母「哄騙」得很開心。但他們這不是聰明,更不是孝順,而是投機取巧的一種表現。相反,那些不太說話,只會用付諸行動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孝順。

2、學會感恩,承擔責任

小時候,父母傾盡所有去照顧孩子,不僅要給他們更好的物質生活,而且恨不得替他們承擔困難、挫折。可是長大后,很多孩子卻連基本的尊重和感恩都做不到,何來孝順這一說呢?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父母小時候做的太多,什麼都想替孩子走,卻唯獨忘了教會他們感恩。那些孝順的孩子,他們從小就知道父母的辛苦,并且愿意替父母分擔生活中的瑣事。

送給父母的溫馨建議:

還是那句話,與其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年輕的時候,用心的教育孩子,讓他懂感恩、懂責任。長大后,他們也會成為很優秀的人,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照顧好身邊的父母。

若是孩子真的被寵壞了,父母就要及時時調整養老方式,別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其實想想,現在的養老措施很到位,和一群老人住在養老院,也會是一種特別幸福的生活狀態。

你很窮,一看便知!稻和盛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做的「6件事」
2022/11/21
人窮不要心窮:不管你多窮,不要隨意穿別人舊衣服,有4點重要原因
2022/11/21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1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1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1
英雄不問出處: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8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2022/11/21
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深山有遠親:當你負債累累快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做3件事,重拾你的意志
2022/11/21
【存錢,是一個成年人的自律】賬戶上的數字,就是你生活的底氣
2022/11/21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1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野心:想變有錢人,一定要有「4本存摺」,會管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