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過年了,「壓歲錢」這個話題也討論得越來越多,連小外甥都開始惦記我的荷包:「我是不是馬上有壓歲錢收了?」
看著他兩眼放光的樣子,我趕緊把女兒往前推:「妳看,妹妹比妳小,她也想要壓歲錢呢。」
看著跑開的小外甥,我不禁回想起他剛出生的那年。也是到了年三十,我還在追劇,我媽火急火燎地催我去一趟姐姐家。
都年三十了,還跑過去做什麼?雖說住得近,也沒必要大晚上過去吧。
我媽告訴我說,小外甥是新生兒,這頭一年的壓歲錢不能少,而且得是大年三十給,才有保護孩子平安健康之意。
作為年輕人,我對這些禮節也不懂,只得按她老人家的意思辦。後來我翻看了不少資料,才發現,給孩子壓歲錢的時間不同,寓意真不一樣。
壓歲錢每年給來給去,但它到底是什麼來歷,妳知道嗎?
根據傳說,古時候有個叫「祟」的妖,專門在除夕這一天晚上出來,找那些熟睡的孩子。只要被它摸過頭的孩子,就會受到驚嚇,并且在來年容易生病,過得不順利。
人們為了防止祟跑進到家里來,便一家人圍著燈火守到天明,這也就是「守祟」的來歷,也叫「守歲」。
嘉興府有一戶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年三十這天,孩子拿紅紙包了8枚銅錢玩,玩著玩著睡著了。
到了晚上,祟偷偷跑進了這戶人家,正準備伸手摸孩子的頭時,忽然見枕邊的銅錢反射出亮光。而祟見到這亮光,便嚇得落荒而逃。
夫妻倆便把「紅紙包銅錢可以趕跑祟」這一事告訴了大家,于是人們紛紛模仿,到了年三十,都用紅包包上錢放在孩子枕邊,以趕走祟。
人們把這叫「壓祟錢」,慢慢地,便演變成了「壓歲錢」。
可見,壓歲錢的寓意,就是祝福孩子平安健康,遠離邪祟,是大人的一片心意。
既然知道了年三十是壓歲的意思,那為啥有的地方是初一給,有的地方是年三十,到底有啥不同呢?
給娃壓歲錢有「講究」,除夕和初一哪天好?寓意不同,家長別給錯了。
●年三十
年三十給孩子壓歲錢,更代表平安、遠離邪祟的意思,是大人對孩子的一片祝福。
而且,在大年三十給老人拿紅包,則是寓意留住歲月,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的意思。
所以,很多地方會在除夕這天,不僅給孩子壓歲錢,還會給老人也包一個紅包。只有老人小孩都健康平安,年輕人才能更放心地在外拼搏。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這天給孩子壓歲錢,寓意則不一樣了。
有位網友說,在他們那里,初一給孩子包紅包,是寓意出門不會空手回,新的一年有大收獲。
我們常說「有個好的開始能事半功倍」。初一給孩子、老人壓歲錢,則更多的是一種美好祝福。比如新的一年步步高升、平安健康、學習更上一層樓等等。
所以,我們在給孩子紅包時,要注意不同的寓意,別給錯啦。
收紅包本是件開心熱鬧的事,不過,我們在包紅包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幾點,別到時花了錢還鬧不愉快。
①注意紅包數字
新年的時候,大家都是圖個吉利,有些人就會格外注意數字背后的意義。
比如有次我堂姐家孩子收了親戚500的紅包,但對方有倆孩子,拆開一人給250還回去肯定不好,指不定還遭罵。
有些人還會覺得3、4都不吉利,所以說,給孩子包300、400回去難免也會被說閑話。所以後來她干脆一人給包了288,數字既吉利又合乎情理。
我們在給孩子紅包時,若擔心別人對數字比較在意,也可以加個類似「8」這樣的尾數,大家都開心。
②最好當大人面給孩子紅包
我一朋友就說過一件事。她有一次聽到一親戚講閑話,說對方給了她娃壓歲錢,她卻小氣沒有回紅包給對方的娃。
聽到這話她特別生氣,哪里沒給,她當時看那孩子可愛,還多給了100呢。怎麼人家收了紅包,轉頭就不認呢?
後來她才想起,給那孩子紅包時,大人并不在身邊。看來是孩子拿了沒告訴家長,自己偷偷花了。
這事也不好去當面對質,免得傷害人家孩子。只是後來,她就長了個心眼,每次給孩子壓歲錢,一定得當著大人面,并且最好說一下金額,免得有些孩子欺瞞家長。
其實,在給孩子紅包時,可以跟大人溫馨提示一下,說拿了多少壓歲錢給孩子,讓孩子收好,別弄丟了。這樣,既體面又熱鬧。
給孩子包紅包,看似是件小事,卻蘊含了不少人情世故。處理好了,皆大歡喜,若處理得不恰當,可能會得罪人。
當然,過新年,最重要的就是熱熱鬧鬧,有個好彩頭、好寓意,這樣,大家才能和和美美地過一個新年。
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給壓歲錢,寓意不一樣,家長們別給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