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蕊媽媽跟我抱怨,帶小蕊回家坐電梯時,在電梯里遇見了上小蕊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壯,大壯看見自己妝畫得有太濃,便指著小蕊媽媽的臉對著小蕊說:
「你媽媽的臉好像猴屁股」,這讓小蕊很少難堪,小蕊回到家問:「媽媽,為什麼大壯哥哥說你的臉像猴屁股?」
小蕊媽媽被孩子問得哭笑不得,孩子有口無心當然不會與他多計較,但又不想自己孩子學得沒有禮貌,不招人待見。
1-3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學的快記得快。
孩子偶爾說些臟話飲食很常見的事情,關鍵在于父母如何有效引導和干預,才能讓孩子懂得臟話不能說不能學,并為以后有素質有教養打下基礎。
這便是早教的魅力所在,孩子都會經歷學臟話說臟話的階段,早教干預過的孩子變得有教養,說話得體大方。
而沒有經過早教干預的孩子依然保留著「毒舌」、「野蠻」。小的時候這樣只會惹人尷尬,長大也會身邊的人厭棄。
父母該如何做到有效干預呢?
1、良好的教學環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當孩子上學之后,有了自己的小團體,集體的影響力會很大。
給孩子選一個好的幼兒園是第一步,這需要幼兒園具備高素質的老師,高素質家長群體,還有就是高素質的教學。
選擇幼兒園的過程是漫長的,要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去了解幼兒園的辦學資歷、老師素質、入園兒童的甄選方法等。
2、家長自身榜樣作用
父母的榜樣是無可替代的,父母從來不當孩子面有粗魯、庸俗、爆粗口等行為,孩子會因有這樣的爸爸媽媽而感到驕傲并為榜樣,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就要把好的一面盡可能展示給孩子。
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說敬語,如「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
有的家長天生脾氣爆,但在孩子面前應收斂鋒芒,生活在暴力環境中的孩子不利于其心智發展,會導致其長大有婚姻觀扭曲、暴力效仿、心理扭曲等心理問題。
價值觀應從小培養,讓孩子懂得「講道理」,就要從小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他一定會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孔子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不要忽略孩子善良的天性。
3、有意忽視的冷處理
當孩子上學從幼兒園回來,很興奮的告訴你小伙伴教了他一個新詞,原來是罵人的臟話,這個時候切忌大驚小怪。
這會給孩子傳達一種信號:這個詞會引來媽媽這麼大的情感波動,那我以后一定要多說,一旦孩子產生這樣的想法就不好改了。
當聽到這樣的詞從孩子口中說出的時候不妨先忽視,不予理睬。
等過一段時間,孩子逐漸把這個事忘了的時候,你再跟他說道理,告訴孩子這個詞是個不好的詞語,好孩子不這樣說,如果你有類似的情緒你應該怎麼說。
說教一定要在孩子冷靜的狀態進行,如果孩子此時風風火火的跟你分享他學到的「新詞」你對他進行嚴厲的說教,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4、找到源頭從根源處理
孩子學臟話不一定是跟小朋友學的,可以留意孩子最近是否看了哪些電視節目,去了哪些場所,比如電視節目中經常出現一些不適合孩子的詞語,那麼這個電視節目可以基本被pass掉了。
再比如,你發現孩子奶奶有的時候買菜會帶著孩子一起,菜市場魚龍混雜,吵架的、打架的、罵街的、變著法兒砍價的到處都是,那下次就要提醒奶奶,不要帶孩子出入這種市井場所。
5、經典國學的學習
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下來的經典有很多,建議家長每天抽10分鐘陪孩子一起閱讀感受,可以從三字經開始。
三字經作為少兒的啟蒙讀物,別看它內容簡單,其中就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知識。
當孩子因為一個玩具而跟小朋友發生了爭執,并在爭執中「毒舌」不斷,你就可以問他:「融四歲,能讓梨,后面一句是什麼?」當孩子回答道:「弟于長,宜先知」。
這時候家長第一句話應應該是表揚,表揚孩子能把三字經隨口背下來,是個聰明的好孩子。接下來就應該及時轉移注意力,讓兄弟倆放下玩具,讓寶寶給小伙伴講一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你再在旁邊的說教附和,如果孩子按照你的設想,不再暴躁的爭論這個玩具所有權問題的時候,必不可少的就是給予孩子口頭表揚或肢體接觸這樣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