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小,是誰來帶的孩子呢?不管誰帶,吃喝拉撒方方面面我們都不能怠慢,畢竟帶娃真心很累,好多寶媽親自帶娃,到了孩子六七個月,孩子大多生病,媽媽也不很少幸免于難。
好多人以為孩子這會兒生病就是得住院打點滴,卻不知道,六個月就是孩子的分水嶺,從此孩子就會脫離媽媽母乳的保護,進入一個生病的階段。
寶寶的六個月以前,絕對是少生病的階段,寶媽雖然帶娃累,但少操很多的心。可隨著六個月已過,身體都好的孩子都可能會面臨發燒感冒的情況。以前就算媽媽生病寶寶也不會被傳染,因為母乳中有一種無法代替的營養物質就是孩子的天然身體免疫力,至今科學家也沒有提煉出來加入配方奶內。
但隨著六個月的到來,孩子除了失去來了母乳中的這種保護,同時,孩子的自身免疫力也降到了最低值。孩子之所以這階段變得愛生病,主要和寶寶的這份「雙重保護」一起失去作用有關。
當然,寶寶生病可不是什麼倒霉的事,咱們民間有一種說法:寶寶生一次病,就長一次辦事。這樣講是有道理的,孩子的生病會讓身體對于入侵的細菌和病毒產生更好的免疫力,一次又一次,孩子慢慢就有了應對外部環境的能力。孩子的身體也會因此而擁有更好適應能力,越發的健康和強壯。
是不是孩子六個月以后都要經歷生病呢?這可不是絕對的,如果寶媽做好這些事,寶寶發育過程中總會生病,但生病的次數會大大減少。孩子少遭罪,父母少操心。
第一件事:母乳喂養要充足。
我們一般會建議寶媽至少將母乳堅持到孩子出生后的第六個月,然后再著手添加輔食,作為寶媽一定要懂得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好多寶媽選擇了配方奶的喂養,卻不知道這大大增加了孩子提前生病的時間,也會增加孩子生病的幾率。
當然母乳不足時,配方奶是作為輔助奶要及時供給的。
第二件事:輔食添加要科學
孩子6個月后無論如何也要考慮添加輔食了,但添加的數量要控制,同時種類要單一,輔食制作更要堅持「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則,不能馬虎,畢竟,孩子還太小,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還需要逐漸去調整和適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學習,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