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人,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往往能做到九個「不」,錯不了;處理人際關系,做到這九個「不」,把握好分寸,人緣就會越來越好。
一、自尊,但「不」自負
自尊是立世之「方」,而尊人則是處世之「圓」。處理人際關系時,我們要堅守自己的自尊,但自尊不能過度,否則就是自負,而自負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不尊重別人。人與人相處,講究的是「妳敬我一尺,我敬妳一丈」,如果妳太過自負,不懂得尊重別人,那也就別指望別人能真心地尊重妳,人際關系也就不可能處理得好。
二、信賴,但「不」輕信
處理人際關系,必須得有基本的信任,如果沒有信任,那交往就不可能真誠,而是充滿欺騙和利用,或者只是逢場作戲罷了。不過,信賴絕不等于輕信。輕信是指沒有主見,對人對事不經過觀察和分析,就盲目相信。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既有基本的信賴,又不會輕信他人,這其實并不矛盾,而是性質不同的兩回事。信賴,會使妳贏得好人緣;輕信,會使妳受到傷害。
三、坦誠,但「不」輕率
人與人相處,是需要坦誠的,如果口是心非、見風使舵、口蜜腹劍、虛與委蛇,就不是坦誠的態度,就無益于處理人際關系。但坦誠不等于輕率,輕率的人往往信口開河、捕風捉影,只圖自己一時痛快,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看上去「心直口快」,其實是常常得罪人。
四、可以抬高自己,但「不」貶低別人
處理人際關系時,如果妳不懂得自我推銷,不會適當地抬高自己,那麼,別人也不會太過在乎妳。所以,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人,總是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長處展現給別人。
但推銷自我和抬高自己,并不等于驕傲自大,不能因此而貶低別人,這其中的關鍵還是把握好分寸。比如,對自己的能力、位置要有足夠的了解,還要注意場合和對象,一切都有所把握時,才可以適當抬高自己,若是對這些沒有了解,那抬高自己的同時,就容易貶低別人。
五、謙虛,但「不」虛偽
謙虛是做人的美德,對于處理人際關系也非常的重要。對自己有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凡事都能實事求是,堅持正確的觀點,又能虛心向別人請教,這些都是謙虛的表現。但什麼事情都要注意分寸,謙虛也一樣,太過就容易變成虛偽,會讓人覺得不真實、不實在。
六、謹慎,但「不」拘謹
俗話說,「謹慎是個寶,成事少不了」,處理人際關系也少不了謹慎,在與人相處時,要三思而后行,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言行舉止要做到有禮有節。不過,謹慎不等于拘謹。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有些人實在太過謹慎,以至于失去了分寸和尺度,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拘謹,顯得謹小慎微、猶猶豫豫、婆婆媽媽、唯唯諾諾,這樣的人,人際關系肯定也不會好。
七、認真,但「不」較真
認真是做事應有的態度,處理人際關系,也需要一定的認真,但卻不能較真,不能錙銖必較、斤斤計較、吹毛求疵,雞蛋里挑骨頭,眼里不容半點沙子。須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處理人際關系,太過較真的話,就會對什麼都看不慣,連一個朋友都容不下。
八、成熟,但「不」世故
大家都是成年人,處理人際關系,自然要老練點、成熟點,不能太過幼稚。但老練成熟不等于圓滑世故,前者是可靠的,可以信賴的,后者則是不可靠的,是危險的。如何區別老練成熟與圓滑世故呢?一般來說,圓滑世故的人有三個特征,可供區分:其一是喜歡逢場作戲,其二是喜歡對人耍心眼、搞陰謀;其三是沒有底線、出賣原則。
九、嚴己,但「不」苛人
做人,要嚴于律己,也就是要嚴格要求自己,主要包括通過自律來提高自身的修養,鍛煉自己的能力,等等。但嚴于律己,卻不能苛刻待人,對別人要包容、寬容,如此才有助于處理好人際關系,贏得好的人緣。